第054章 哪種罩杯(1 / 2)

劉琦命管家端來筆墨硯台,取來上等宣紙,文岱半蹲石桌前親自磨墨,劉琦恭敬垂立一旁靜觀。

文太公將宣紙置於石桌上展開鋪平,擺好姿勢,稍作思索,便筆走游龍,在宣紙上沙沙塗鴉,一筆而就。

不得不承認,古人習文斷字極為講究,一般文人墨客多用蠅頭小楷,而文太公卻是狂草,獨成一體,一般人難以模仿。

劉琦雖在生前的特種軍校里惡補過古文漢語,對古人雕刻在烏龜殼及動物屍骨上的甲骨文,象形文多少有點研究,但對文太公的狂草費了很大勁才認出幾個字來,大致意思是,呈賢侄文大將軍,茲有一事體告之……落款和近代文差不多,大概是文某某,某年某月某日,當然用的不是公元190年,而是初平元年啥的。

文太公修書文聘,三言兩語,言簡意賅,既說明了庄民不敬族長自取其禍,又說明某些庄民暴亂砍殺大公子劉琦大逆不道,還說公子劉琦初升別駕,仁德兼備,深受荊襄城民愛戴,其子文岱已追隨公子別駕欲建功名,派文岱送書,希望文聘勿個人意氣,當以大局為重,忠對主公,孝對家族,安守南陽,相助別駕。

文太公修書落款完最後一字時,瀟灑地將筆一擲,長舒一口氣,渾身輕松,面朝劉琦說道:「公子別駕,修書已備,墨干便可啟程。」

「太公好文采,實令晚輩敬佩。」劉琦恭維了句,又吩咐管家劉忠取來一帶著蘭香的錦盒,待宣紙上的墨跡一干,便將修書裝入錦盒交給文岱。

「文岱,此去路途艱險,途中常有山賊出沒,要多加小心,我派陳春、陳夏、陳秋、陳冬四位衛士護送你前行,你就騎上我的棗紅馬。」劉琦關心道。

「這……」文岱受寵若驚,猶豫了下,本想說不用馬也可以跑去南陽的,但事情緊急非跑馬不可,只是覺得騎上公子別駕的棗紅大馬實在擔當不起。

「多謝公子別駕關照小孫。」文太公點點頭,劉琦能做到既送馬又派護衛,顯然沒有將文岱當外人啊。

文太公又朝文岱嚴肅地說道:「文岱,公子別駕待汝有如兄長。茲事體大,不得有誤,速速告知你父。」

文岱將錦盒藏於胸前用腰帶扎好,神色庄嚴,朝劉琦和文太公一一拜別,便在陳春、陳夏、陳秋、陳冬四衛士的護衛下日夜快馬加鞭奔赴南陽。

文太公和劉琦親自將文岱及陳春等四衛士送出公子別駕府,然後劉琦安排了輛馬車,讓陳武帶了兩個衛士護送文太公回文家庄。

送走了文太公和文岱爺孫倆,劉琦才得空問起管家劉忠如何安置劉表所派二百親兵的事情。

劉琦吩咐管家劉忠叫上陳文一起到寢室的小會客廳前議事。

不待劉琦問及親兵安置事宜,管家劉忠卻先開口了:「公子,文休與文厚已關入兵器庫中的幾間刑室,只是不知二十幾具暴民屍體如何處置?」

「是啊,若處置不當,恐再生民潮,還須謹慎。」陳文一旁提醒。

「文家庄暴民**一事已擺平,勿需多慮。只是,不知這屍體能停幾日?」劉琦想了想問道。

「此值中秋,天氣涼爽,露天尚可停上三兩天,若置於陰潮地窖,放上冰塊,停上十天半月,倒也不成問題。」陳文不假思索道。

劉琦一聽,冷靜地道聲好:「那好,就停十天,正是我向父親交差剿滅城中山匪流毒的最後期限。」

「可是,公子,為何不現在交屍於主公?更可見公子辦事神速,剿賊有功啊。」劉忠很是不解,有點要為劉琦向劉表急於邀功的意思。

劉琦微微一笑,望了望陳文,道:「陳文,你來說說為什么要十日交屍。」

陳文對望下劉琦,相視一笑,面朝劉忠道:「管家此言差矣,公子別駕辦事神速自不在話下,若一日未過,未傷一兵一卒,竟然全剿山賊流匪,就算你我能信,恐主公未必信,反倒起疑。十日交屍,可見山賊難平,並非易事,足見公子剿賊用心,不負主公差辦期限,更得主公欣賞啊。」

「啊?哦……」劉忠被陳文說得愣了下,忽然一拍大腿,大叫一聲好後嘿嘿笑著,心想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自己為公子劉琦精心選出的忠勇死士陳文更看得清形勢,更懂劉琦,恐怕將來劉琦得勢,陳文擔任軍師是名至實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