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1 / 2)

「報。」龐季剛跑出蔡府議事廳,便見一探馬來報,遂停下腳步。

蔡瑁正欲披甲領五千兵馬圍剿劉琦府,給劉表來個先斬後奏,探馬急急來報,定是有事,問道:「何事驚慌?」

「大公子劉琦帶了二百鐵甲親兵,押了十輛馬車兵卒屍身浩浩盪盪奔向刺史府去了。」

「再探。」

「是。」探馬退下,蔡瑁趕緊大聲叫住龐季:「龐公留步。」

龐季折回議事廳,見蔡瑁神色不對,問道:「將軍有何吩咐?」

蔡瑁悻悻道:「剛探馬來報,劉琦領了劉表二百鐵甲親兵,押了張虎、陳生的屍體向刺史府去了。我且問你,劉表親兵何時換上了鐵甲?劉琦何故要將屍體運向刺史府?」

龐季聽蔡瑁發問,稍一思索,臉色大變,驚道:「將軍,恐怕要壞事了?」

蔡瑁哦了聲,怔怔地望了眼龐季,不知道龐季為何如此聞言變色。

龐季湊前幾步,說道:「主公親兵不曾聽聞配有鐵甲,此時大公子二百親兵鐵甲加身,定是大公子未雨綢繆,早有興兵之備。此時押了十輛馬車屍身,必是向主公上表剿匪之功,張虎、陳生本山賊出身,又乃將軍手下裨將,如此一來,恐怕將軍難脫通匪之嫌啊。」

「歪呀呀,可惡啊,劉琦鼠輩,匹夫……」蔡瑁聽龐季一通分析,覺得此事甚是棘手,急得破口大罵,沒想到平日病懨懨的劉琦竟然是個韜光養晦之人,不出手則矣,出起手來比誰都狠。

「要不,趁劉琦未到刺史府前,中途派軍將劉琦給滅了?」蔡瑁不確定這個主意可不可行,詢問龐季道。

龐季搖了搖頭:「將軍不可。」

「為何?」

「劉琦既然已大搖大擺裝運屍身,必然大造輿論剿滅城中山賊流匪,將軍若提兵鎮壓,反倒佐證將軍與山匪相通,恐怕既慮及名聲,又失信於民啊。」

「歪呀呀,這個劉琦宵小,著實可惱,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如之奈何?」蔡瑁氣得肺都要炸了,勿地抽出佩劍朝案桌上一插,咬牙切齒道:「殺將之仇,誓死必報。」

龐季見蔡瑁火起,勸諫道:「劉琦勢大,又借剿匪名義起兵,深得主公賞識,將軍此時萬不可以硬碰硬,否則兩敗俱傷,並將落下通匪罪名,實在是得不償失。對於劉琦,應密切注視其動靜,從長計議,逮著機會再狠狠出手不遲。」

「只能如此了。」發過一通火後的蔡瑁慢慢冷靜下來,思量著下一步對策。

龐季又道:「將軍此時可快馬趕在劉琦之前向主公稟報張虎、陳生叛亂之事,與張陳二人撇清關系,並褒獎劉琦剿匪有功,當重用雲雲,這樣主公必不生疑。然則將軍可暗中調動兵馬,以靜制動,待劉琦生變,便奮力一擊,其必敗矣。」

蔡瑁一聽,皺了皺眉,連連擺手:「不妥,不妥,張虎、陳生本已因我冤死,我又怎能反咬一口?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我做不出來,龐公還是另想他策。」

龐季見蔡瑁否決了自己的建議,對蔡瑁反倒多了份敬畏,蔡瑁不肯利用張虎、陳生之死做過河拆橋的事,說明蔡瑁還是講部下感情的,並非背信棄義之人,想到自己處境,倒有幾分釋然,略一思索,微微一嘆:「唉,既然將軍不允,那就退而求其次。」

蔡瑁道:「怎么求其次?龐公請講。」

龐季捋了捋須,朝蔡瑁躬身一輯:「劉琦率二百鐵甲騎兵,必是有備而去,將軍可速去刺史府稟與主公其他軍務,劉琦押屍而至時,當作不知便可,蒙過此事,徐後圖之。畢竟是通匪罪名沾不得,如此張陳二人九泉之下,必能體諒將軍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