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魔鬼訓練(1 / 2)

劉琦拜別黃忠後,一刻也不耽誤,同陳春和陳夏兩衛士疾回山谷,想到越王勾踐劍,黃忠能盜,別人也能盜,劉琦當然也能盜,天下垂涎勾踐劍之人無數,誰捷足先登,誰就可以擁有王者之劍。

男人愛劍,女人愛美,天性使然。

劉琦想著如今護墓巨蟒受傷,趁世人未知此事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勾踐劍盜來,待天下勢變,舉劍振臂一呼,那種感覺將會是何等的奇妙啊!

只是,從黃忠為巨蟒所傷,劉琦清醒地意識到,勾踐劍雖好,但盜之卻極為不易,有巨蟒護墓,有盜賊竊覷,有墓中機關,有太多太多未知險境,故世上盜墓無數,唯勾踐劍在地下躺了兩千多年卻從不曾離墓出土,便是這個道理。

要想對付巨蟒,非鄂煥不行;要想對付江湖盜賊,非有一支近衛精兵不可,陳武可堪大用;要想對付墓中機關,陳文之智能勝算。然而,鄂煥守衛荊州西城門,若離開數日,必遭蔡瑁猜疑,鄂煥必先辭職再悄悄跟隨劉琦出城,這需要時間;陳武正在訓練三百親兵體能,陳武暫無法離身,不可朝令夕改;陳文正值管家受傷之際,府中軍務,若遇事變,大局也只有陳文能掌控得住,陳文更不可離開。

劉琦回到山谷大本營後,沒有急著調陳文、陳武商議,而是靜心思索一陣,最後還是決定帶上鄂煥、陳文及調出傷勢較輕的八個銅人衛士。府中之事,暫由管家劉忠帳中坐鎮,應該問題不大,因為劉忠雖傷大腿,只是行動不便,但一百山谷兵及劉表的二表親兵都服劉忠,發號施令的效果比陳文坐鎮大本營還要好。

若知勾踐劍而不得,豈不是人生之大憾?劉琦理清思緒,便信步來到劉忠營帳。此時,劉忠精神不錯,雖側躺於床上不能動彈,但下地走路只是早晚的事。

劉琦關心過一番劉忠的大腿傷情,喚退下人丫環後,神色凝重道:「管家,我有一事拿不定主意,還請管家幫做定奪?」

聽聞劉琦認真的語氣,劉忠挪了挪身子說道:「公子,請講。」

劉琦道:「悉聞當年越王勾踐,揮劍所向披靡,成就春秋霸主,江湖傳聞得越王劍者得天下,不知管家可有所聞?」

劉忠激靈了下,瞪著大眼,疑惑道:「公子可要掘墓盜劍?」

劉琦點點頭,心想與聰明人打交道就是輕松,不用拐彎抹角。劉琦量得劉忠一直想扶劉琦建功立業,忽然說出得天下一詞,保管劉忠會激動和震驚,從剛才劉忠激靈一下的神態,劉琦的估計沒有錯。

劉忠待心情平復,好一會兒才喃喃道:「江湖傳聞,真假難辯,畢竟誰也不曾見過越王劍。世逢亂世,亟需一劍橫空出世,斬盡世間妖孽,還世道清明。越王劍乃王者之劍,隨勾踐同葬,非一般人可開墓,更非一般人能掌劍。如此,公子乃漢室宗親,也是王者序列,若得此劍,也是道義使然。只是,墓在何方?劍在何處?公子是否可知?」

劉琦道:「墓在江陵望山,劍隨越王同葬。」於是,將黃忠離江陵遠上望山墓群遇巨蟒盜而不得之事告之劉忠,並將心中想法和盤托出。

劉忠沉思良久,道:「公子想法並無不妥,只是蔡瑁剛損兵折將,必不甘休,還須防蔡生事。盜劍一事當慎重,既陳文要前往,還是請陳文來商議下。」

劉琦說聲也好,便喚帳門外衛士飛速請陳文來。

陳文已看好劉氏四衛士下葬之風水寶地,回到營帳,見守護管家營帳的士卒受命來請,片刻不耽誤跑進劉忠的營帳,朝劉琦和劉忠施禮問安。

「坐。」劉忠指了指邊上的小木凳,然後將劉琦欲遠上江陵盜天下第一劍之事向陳文簡單訴說了下。

陳文並不驚訝,平淡道:「公子初任別駕,又掌三百親兵,若擁王者之劍,定然攬歸人心,此事可為。」

劉忠見陳文也同意盜劍,便問及心中所慮:「只是,若公子走後,蔡瑁發難,該當如何?」

陳文淡然一笑:「管家多慮了。公子剿匪有功,主公暗中相助,蔡大將軍怎會不明情勢?蔡若發難,必置自身於孤立,主公又豈能袖手旁觀?荊襄蒯氏家族又豈能錯失助主公除異族的機會?退一萬步講,就算蔡大將軍領兵圍剿,三百親兵屯於公子府,駐於六扇門,可攻可守,管家又何足懼哉?若蔡撕破臉面,豈不是公子獨立走上前台唱主角的天賜良機?所以,蔡大將軍來與不來都無甚緊要,管家盡可放心在家養兵,待公子擁劍之時,便是蓄勢待發之際了。」

「好,陳文言之有理。」劉忠望了眼一旁冷靜不語的劉琦大聲叫好,又道:「陳文你速去西城門告之鄂煥,可向蔡瑁辭去城門守將之職,晚上連夜出城。」

「不可。」陳文擺手,「蔡瑁生性多疑,平時不重用鄂將軍,若想辭去卻並非易事,反遭蔡瑁監禁。鄂將軍唯有不動聲色不告而別,留信一封於蔡瑁說家中老母病危,辭官探母即可。讓蔡將軍晚上作好出城准備,今夜從西門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