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桂園三結義(1 / 2)

「得遇公子,乃琬之幸,願與公子別駕、陳將軍義結金蘭,追隨公子,永誼百年。」劉琦主動請求結拜,實在是求之不得的人生大事,蔣琬甚為激動,起身朝劉琦施禮。

陳文見狀,瞬間愣了下,回過神來,曾經劉琦稱呼過陳文為文兄時,陳文因考慮主仆身份未曾接受。此時遠在當陽的桂園有幸與公子劉琦、縣令蔣琬三人一道青梅煮酒,把盞言歡對酒當歌,縱論天下相談甚歡,三人交心已不可分離,義結金蘭,百年一遇,實屬有志青年的神聖之為。

能與劉琦結拜,陳文比蔣琬還要激動三分,大公子劉琦時刻沒有忘記要與陳文結交,終於能與公子劉琦做兄弟了,陳文眼含熱淚,起身朝劉琦深施一禮,飽含深情道:「文自隨公子以來,常蒙公子提攜。今日又幸遇高才公琰,真是天遂人願。文願與公子、公琰義結金蘭,追隨公子,同生共死。」

劉琦聞言,大喜過望,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高聲道:「好,方今亂世,世人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琦得遇二位英才相佐,絕不負所托,定要逆世狂為,上扶社稷,下安黎民。琦願與公琰、陳文義結金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匡扶漢室,生死與共。」

「來人,擺香案。」話說到這個份上,蔣琬毫不嬌情,即刻吩咐館中侍應撤席,搬出方桌,面向館驛大門放置,准備三牲祭品,端來紅酒,捉來一只高昂雞頭的大紅公雞。

鄂煥與十位銅人衛士及縣令館驛的護衛知悉劉琦、蔣琬、陳文三人結拜,俱是興高彩烈,顧不及喝酒均趕到院中幫著掛燈籠湊熱鬧,見證公子別駕義結金蘭激動人心的時刻。

蔣琬命人取來文房四寶,在劉琦、陳文、蔣琬三人報出各人生辰八字後,蔣琬潑墨掌筆,就著月色一氣呵成,揮毫寫下「金蘭譜」:

蓋聞室滿琴書,樂知心之交集;床聯風雨,常把臂以言歡。是以席地班荊,衷腸宜吐,他山攻玉,聲氣相通,每觀有序之雁行,時切附光於驥尾。蔣琬、陳文、劉琦編開硯北,燭剪窗西,或筆下縱橫,或理窺堂奧。青年握手,雷陳之高誼共欽;白水旌心,管鮑之芳塵宜步。停雲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舊雨春風,歷歲月而各堅其志。毋以名利相傾軋,毋以才德而驕矜。義結金蘭,在今日既神明對誓,輝生竹林,願他年當休戚相關。謹序。

蔣琬寫就「金蘭譜」時,侍應已將結拜之物備齊,三人按生辰八字排輩依次於香案前並排站立,蔣琬於建寧元年出生為最大,居中站立;陳文於建寧末年出生年齡次之,立於蔣琬左旁;劉琦於熹平二年出生為最小,立於蔣琬右邊。

一大碗大紅的清酒放於香案桌前,蔣琬親手將昂著大紅雞冠的公雞抹了脖子,倒提雞腳,任雞血流入半碗,然後蔣琬、陳文、劉琦三人各自用銀針扎破左手中指,任指血混入酒碗之中。

蔣琬神色凝重,將右手中指伸進酒碗,沾一下血酒,便朝天彈一下,連著沾了三下,朝天彈了三滴;再連著沾三下向地灑了三滴,邊灑酒邊念念有詞:

「念蔣琬、陳文、劉琦,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念完誓詞,蔣琬端起酒碗喝了口血酒後,將酒碗傳給陳文喝一口,再轉給劉琦也喝上一口。喝完血酒,每人焚上一柱香,朝香案三拜,再將香插進香爐,便完成了義結金蘭、歃血為盟的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儀式。

三人拜完三柱香時,興奮地擁抱在一起,劉琦稱蔣琬為大哥,稱呼陳文為二哥;陳文也稱蔣琬為大哥,稱呼劉琦為三弟;蔣琬稱陳文為二弟,也稱呼劉琦為三弟。

就八月當陽的星月夜,桂花飄香、竹林生風的縣令館驛,劉琦、蔣琬和陳文桂園三結義,成就了千古穿越的蔣陳劉義結金蘭的歷史佳話。

歷史上著名的劉關張於河北涿縣桃園三結義後的十六個月,蔣陳劉也於湖北當陽桂園三結義,此時的劉備、關羽、張飛和蔣琬、陳文、劉琦一樣並無多大名氣,卻都胸懷大志,關羽和張飛助結義大哥劉備匡扶漢室,蔣琬和陳文同樣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輔助劉琦。

羅貫中演義的三國有桃園三結義,劉琦重生的三國有桂園三結義,這是歷史的契合,還是穿越的神話?梟雄劉備是漢室宗親,華夏國特種兵英雄高強穿越到劉琦身上也是皇族王孫;劉備有遠大抱負,劉琦的志向也不小。如此注定了劉琦與劉備早晚必有交集,有穿越者劉琦的三國,劉琦和劉備終究成敵?或是為友?還須拭目以待。

既然一殺一放蔡瑁派遣赴當陽、江陵的傳令兵,又有通關令牌,且和當陽縣令蔣琬義結金蘭,劉琦前去江陵盜墓便不用擔心官兵圍剿。經過幾日晝夜奔波,舟車勞頓,劉琦決定於當陽城留宿一夜,與大哥蔣琬、二哥陳文共話人生。

東漢初平元年的中秋八月,蔣陳劉桂園三結義,當陽縣令館驛連夜張燈結彩,館中衛士和侍應均允夜飲加餐,蔣琬吩咐撤案續宴,好一番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