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白雪煮酒(1 / 2)

逶迤紛揚瑞雪而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差點遭黑山流匪杜長洗劫的鳳凰山腳下的村庄里的世代祖居的村民鄧芝,東漢武帝開國功臣、首任宰相大司徒鄧禹之後代。。

當劉琦命人四處貼招賢榜,並要求不遺漏新野任何一個村庄時,自然招賢榜便貼進了鄧芝所在的鳳凰山腳下的村庄。

見到招賢榜,鄧芝思忖再三,最終放棄了年後赴洛陽投奔好士的龐羲,揭榜於家中專待臘月初一到新野應試。

被人招賢與主動投奔在鄧芝看來是兩碼事,既然新野縣令劉琦貼出了招賢榜,那就是遍納天下賢士,由此看出劉琦是真心愛才之人,大出鄧芝的意外。

沒想到臘月初一,卻下起了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的第一場大雪,風雪再大卻難不住出歷史上曾出使東吳不懼孫權逼進油鍋的蜀漢名將鄧芝。

鄧芝懷惴招賢榜,收拾了些簡單的衣物,背起了個單薄的行囊,拜別了爺爺孤身一人於五更時分早早地在漫天風雪中徒步二十余里赴新野應試,憑著對地形和方位的熟悉,在大雪封路的平原地帶,鄧芝竟然沒有迷路,成功地冒著風雪及時趕到了新野縣府。

劉琦見是鄧芝,臉上即刻露出欣慰的笑容,招賢榜的魅力只有對鄧芝這樣的大才最有用,揭榜而自薦,才更能彰顯鄧芝的無比自信和非凡才華。

陳武也跟著大聲嚷嚷:「奇了怪了,大雪下的路都沒有了,還真有人揭榜應試啊。」

陳文倒沉得住氣,仔細瞧了下來人,說道:「公子,此人正是鳳凰山腳下險遭山匪所劫之人鄧芝是也。」

「哈哈,文兄好記性,正是此人,本公子等的就是他啊。」劉琦三步並作兩步上前,興奮地大叫:「諸位,隨我前去迎接鄧芝。」

「是。」大家齊聲應答,為公子劉琦終於等到了要等的人而興高彩烈。

劉琦顧不得許多,朝著沒入膝蓋的積雪艱難前進,陳春、陳夏兩衛將護在左右攙扶,劉琦險些幾次摔倒在雪地中。

鄧芝顯然看到了面前一幕,但見新野縣令大公子劉琦身著棉襖不顧身份深一腳淺一腳奔向自己,頓時熱淚盈眶,心里一陣暖流,暗自慶幸自己沒有投錯地方!

「伯苗兄,伯苗兄。」劉琦連吃力地在雪地拔步,邊大聲喊叫。

「伯苗兄?」鄧芝一愣,奇怪了大公子劉琦怎么知道自己的字號?想必大公子對自己是暗中關心許久了,心里想著大公子如此重視自己,鄧芝差點就想掏出刀子挖出紅心捧給劉琦表忠心,沙啞著嗓子應道:「大公子,大公子……」

當劉琦跌跌撞撞與鄧芝在沒入膝蓋的雪地里觸手而及時,劉琦毫不猶猶豫地將黃舞蝶精心為其縫制的大棉襖脫下來,披在鄧芝的身上,哽咽著:「伯苗兄,辛苦你了。」

鄧芝哪經受得住這種場面,人家縣令屈了尊駕不顧自身寒冷冒雪脫贈棉衣,這可是天大的情份啊。

鄧芝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懂得天地君親師的尊卑,心中一感動,加之長途在風雪中跋涉,雙腿一軟就要下拜,聲淚俱下:「大公子,伯苗乃一庶民,何德何能,受公子如此大禮,請容芝一拜。」

「伯苗兄,萬萬不可。你我兄弟,不興這個。」劉琦哪能讓鄧芝下拜,這一拜下去,豈不是要讓鄧芝矮了幾分?

劉琦為了不讓鄧芝跪拜,趔趄上前,要不是衛將陳春及時扶住,反要倒拜在鄧芝的面前。

見劉琦這般看重自己,鄧芝更是激動帶感動,不顧寒風襲.胸,從懷中取出招賢榜,雙手呈過頭頂,一本正經,昂然正氣:「鄧芝不才,揭榜應試,還請縣令出題。」

劉琦接過招賢榜,順手撕個粉碎,將鄧芝驚得不輕,卻聽劉琦道:「就這招賢榜差點將伯苗兄誤在了這漫天風雪中,要它作甚,真正的賢才豈是一張榜文能招得到的?」

陳文見劉琦的苦情戲演得差不多了,上前勸說:「公子,伯苗兄,天寒地凍的勿凍了身子,請回府中暢談。」

「對對對,快快快,武將軍,請扶伯苗兄回府。」劉琦一聽更為關切地大聲吩咐。

「公子請。」鄧芝見陳文喊劉琦為公子,也就改口稱公子,而不再叫大公子,很自然地便融入了劉琦的這個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