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剪刀石頭布(1 / 2)

劉琦與陳春等四衛將來到縣府練兵校場,不由大吃一驚,乍一看,整個校場除了紛紛揚揚飄灑的鵝毛大雪,及一些看似樹樁兒的整齊排列的白色墩墩外,蒼茫一片潔白,哪有什么兵?

再定睛細一看,則不然,原來每個兵都全身上下裹上了白衣,連攻城的十幾部輕型的竹梯及三面戰鼓都裹上了白布,這些兵踩在沒入膝蓋的積雪中,不定神細瞧,根本發現不了這些白色的樹墩兒竟然是鐵甲之兵。

穿了白衣的將士與大雪渾然一白,短時間內怎么籌集到這么多將士穿的白衣令劉琦很是疑惑,如果沒猜錯,肯定是陳文有先見之明,事先准備好了的。

劉琦急步來到校場,鄧芝見了趕緊吩咐士兵拿過來五套白衣遞給劉琦及陳春四衛將分別穿上。

陳文見劉琦與四衛將,踩著積雪跑步過來報告:「公子,除卻岱將軍守城的三十親兵,二百七十名兵士已集合完畢,請訓話。」

劉琦滿意地點點頭,走到將士們面前,雖然時間緊急,但公子別駕親自督戰作三言兩語來激勵士氣,將仇恨宣泄到鵝城的土豪惡紳身上,激勵將士勇猛殺敵也是十分的有必要的。

反正講幾句也不耽誤什么時間,劉琦抬頭挺胸,聲震風雪:「兄弟們,各位壯士,雪災之年,每天都有人凍死,每天都有人餓死,咱們的軍糧救濟百姓也快斷糧了,而鵝城的土豪惡霸仍然不肯開倉放糧,這是斷了百姓的生路,也是斷了咱們兄弟的生路。」

「我們五大三粗的漢子還能挺上幾天,可飢寒交迫的老百姓呢?老百姓可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啊,他們能挺過這個大雪天嗎?肯定不能。咱們兄弟是吃軍糧的,鵝城土豪竟然對官府不恭,斷咱們的軍糧就是掐咱們的脖子,就是要逼死城中千萬的百姓啊。」

「兄弟們,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不能看著土豪日夜魚肉,百姓卻挨餓受凍。你們跟著我,不為啥,為的就是要給百姓做主,為的就是要有個奔頭。如今可惡的鵝城土豪惡霸斷了百姓的生路,斷了咱們的奔頭,這就是不共戴天之仇。沒啥說的,殺進鵝城報仇去,懲治土豪,開倉放糧,攻下鵝城,你們就是一等一的功臣,我劉琦不會忘記你們,新野的百姓也不會忘記你們,兄弟們拜托了……」

劉琦的口才很好,演講起來蠱惑人心的本事還是有的,要不是限於軍情緊急,恐怕在雪地里講上個把時辰也不成問題。為了進一步渲染氣氛,劉琦說著說著眼角便流下幾滴淚來,朝將士們躬腰作揖。

劉琦激情昂揚的一番說辭確也是動了感情的,加上公子別駕給將士鞠躬敬禮,這在古代戰場可是少見的,將士們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鞠一躬又算什么呢,劉琦知道,鵝城這一戰,死亡是難免的,此鵝城一戰有太多的變數,有多少人能活著回來,劉琦的心里也沒有底。

陳文見劉琦真誠所至,立即應景領頭高喊:「公子威武,強軍必勝」,頓時縣府大院里的威武、必勝的喊聲聲震新野大地。

劉琦贊賞地望眼陳文,對陳文的應景基情很是感激,毫無疑問,陳文所改喊的「公子威武,強軍必勝」的口號,比起以前「強軍強軍,強國之軍」的口號聽起來更受用,更能激勵士氣,更能增加公子劉琦的凝聚力和威信。

「出發。」劉琦在群情沸騰之際大手一揮,大踏步踩著厚厚的積雪領前開步,隨即後面一片將士踩著積雪的吱吱聲。

公子別駕親自督戰,劉琦麾下的近三百兵卒自是士氣高漲,除了抬竹梯、戰鼓的士卒外,其他將士均是鐵甲輕裝上陣,當然新訓練招降的城中匪兵還沒有多余鐵甲可穿,但還是有稍薄的鎧甲護身。

身著鐵甲或鎧甲的將士都是經過訓練的,踩踏積雪雖有些不便,但和履地也差不了多少,劉琦領著二百七十名白衣將士雪夜兼程,急行軍二十余里於丑時趕至鵝城。

雪夜丑時,天空渾濛,夜色深重,除了積雪壓斷樹枝以及時不時壓倒茅草房的怪唳聲音,就是北風裹挾鵝毛大雪的呼呼聲,劉琦所率攻城士兵的踏雪聲完全被淹沒。

果不出所料,劉琦率近三百白衣將士趕至鵝城時,城門口並無兵丁把守,城頭也無兵丁站崗,陳文及時向劉琦分析原因有兩點,一是天氣太冷,城門守衛的家丁恐是躲在避風寒之處休息去了,二是鵝城的三大土豪並不和、誰也不鳥誰,都顧著了加強自家的庄院領地,自是看不上三管三不管的城門地帶。

鵝城城門口的情況,事先經過踩點的陳文是清楚的,和往日差不多,並無異樣,意味著鵝城由於土豪各自為政,反倒造成鵝城進出城的防衛松馳,有懈可擊。

鵝城圈地雖大,卻無護城河,只是有個半圓形的洞口進出城門,並未有新野城池堅固,由於城門緊閉,又不好強行撞開城門,更恐驚擾深夜守城的家丁,劉琦吩咐豎梯登城。

為防出現意外,須先豎一梯登城探明情況,更防城頭出現剁梯之家丁,劉琦命弓箭手准備,陳武仗著藝高人膽大,第一個踩上竹梯就要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