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攻鵝城(1 / 2)

劉琦劍指即刻要攻打的庄院離另外兩家土豪庄院偏遠,打起來就算土豪間相互支援也需要時間,何況三大不和的土豪之間並沒有多少相互支援的可能,最適宜先攻打的庄院便是此處較偏的庄院。

隨著公子劉琦一聲令下,頓時十幾部蒙著白布的竹梯架上了在東南西北四座內院有吊橋處的院牆,特別是院門出口處更是密集幾部竹梯悄無聲息的爬上了許多新近收降訓練有素的匪兵,匪兵打頭陣有優勢,下手狠,容易殺出威風來。

陳文也是即刻在庄院附近及鵝城主要的街道遍插綁有白衣的疑兵樹枝,乍一看去,風雪中到處都是披著白衣的官兵。

當匪兵沖進院牆殺死護院門的家丁,大開庄院大門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爬上竹梯登上院牆的士卒也將巡邏的家丁悉數解決了,風雪聲中時不時傳來凄厲的喊聲。

院門大開,一時鼓聲大作,劉琦手下的將士大喊殺殺殺沖進土豪庄院,迅速占據了外院,將土豪困在了深溝水渠護繞的內院。

院門口留下了十幾個士卒擂著三面戰鼓大喊:「打土豪、分田地。均貧富,不受氣。官兵剿匪,降者生而有獎,拒者死而滅門。」

戰鼓聲,口號聲,風雪聲,及北風吹刮得「疑兵」的白衣沙沙之聲,一時將鵝城土豪、家丁、佃戶、百姓從夢中驚醒,當人們瑟瑟發抖傾聽外面的喊殺聲時,心態各自不同,缺衣少食的老百姓自是叫好該殺,土豪惡霸則作了與官兵背水一戰的決定。

另兩家庄院的土豪聽到官兵剿匪的喊殺聲,推開暖被中的嬌嫩女體,膽戰心驚披衣出居室才發現外面大雪封路,雪高過膝,真不知道突然一夜之間哪來這么多官兵,看來新來的縣令劉琦是有備而來的,當進一步搞清了是在攻打較遠的另一庄院時,這兩家庄院的土豪還是選擇了自保,按兵不動,保存實力,若官兵不來就算了,來了就決一死戰。

就如劉琦所料,冒著這么大的雪,去救平時不往來的另一庄院的土豪,實在是不劃算,再說了,官兵多次剿匪,剿來剿去的便剿成了官匪一家了。

另兩家土豪冒著饒幸的心理,在劉琦攻打別處庄院時未有行動,只是加緊了自家庄院的城防,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土豪多是斂財的高手,也是鼠目寸光之輩,眼里只有錢,信奉著欺善怕惡的人生信條,卻不知三家庄院是唇亡齒寒的關系,誰先被攻下,同樣的遭遇就要輪到下一家了。這些土豪平日里除了花天酒地魚肉百姓,哪有後世毛太祖出兵朝鮮抗美援朝那樣的政治遠見啊……

官兵已陸續攻進了地處較偏的這家土豪庄院,劉琦在戰鼓旁密切地關注街道上的動靜,好一會兒,依然沒有看到有其他庄院家丁前來救援,街上更沒有老百姓敢圍觀。

這大雪天,誰敢拋頭露面?官兵與土豪開戰,亂箭可不長眼睛,死了誰都是白白送死。老百姓倒是企望救濟貧民代表官府的新野令劉琦能夠打掉土豪,真正的能夠每人分上一畝三分地。

老百姓有心參戰助劉琦,卻又怕送死,還怕添亂,只有躲在硬得像石頭的破棉被里暗自祈禱,祈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保佑宅心仁厚的新野縣令劉琦能夠旗開得勝,還新野百姓一個清平有福的世界。

另兩家庄院的土豪沒有來救援,劉琦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三百兵雖不多,但集中這三百精銳兵力攻打一個庄院還是不成問題的,劉琦為正確把握了作戰的先機而暗自高興,留下幾個士卒繼續在院門外擂鼓大喊,然後叫人抬著一面戰鼓邊走邊擂,劉琦要在庄院里親自督戰,如何將被深溝水渠護繞的內院給攻下。

陳春等四衛將依然保持了五步開外的最佳保衛距離,劍出鞘,弓弦在手,八只鷹眼銳利地搜尋著來自四面八方有可能襲向公子劉琦的危險動靜。

劉琦手握勾踐劍,興沖沖大踏步向最近的東面吊橋處,沿途雪地遍灑鮮血,不降的家丁死的死傷的傷,怕死的家丁扔了手中兵器跪倒地下,任人宰割,不但是土豪方的家丁有傷亡,鄧芝轄下也有幾個招降受訓的匪兵被戰死。

土豪庄院的內院之外足有五百家丁,好一場混戰。

遠遠望去,內院東面吊橋處有隱隱見有一披著鎧甲肥頭大耳挺著大肚的家伙在指揮家丁作戰,此大肚之人想必不是土豪也是土豪的管家,只是此人的指揮毫無章法。放下吊橋後,此人便命一批批家丁一窩蜂地過吊橋沖殺過渠,結果被陳武率領的五十精銳強行堵在了吊橋中間,雙方在大吊橋上進退不得,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白刃戰。

時不時吊橋上傳來啊的一聲,撲通撲通落水之聲不絕於耳,吊橋上立時屍首無數,與此同時南西北三個方位的吊橋也同時放下,一批批庄院的家丁護兵拿著長矛大刀沖向雪夜闖入庄院的官兵。

從水渠環繞的內院,一時間沖出無數的護院家丁來,叫囂著殺過橋,頓時劉琦的兵力見下風,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人多啊,人家成千上萬的家丁涌殺過來,你才不足三百兵如何應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