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800年前的太陽(1 / 2)

鵝城三大土豪的庄院設計風格雷同,在布局上分外院、內院,內外兩院有深溝隔斷,均分東南西北四座吊橋,整個庄院除了顯大而闊氣外,由於被大雪覆蓋倒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在鵝城最後一個受招安的大土豪李大的引導下,劉琦與陳文、陳武、鄧芝等人帶著隨從護衛進入李大的庄院,李大的千余護院庄丁已卸甲列隊接受整編。

來到內院會客廳,李大與劉琦等人分賓客落坐,沒有更多的寒暄,直面李大招安事宜。

劉琦直截了當:「李公是明白人,客套話就不講了。」

李大一臉恭敬:「那是,那是,還請公子明言。」

劉琦道:「本縣奉家父荊州刺史之命剿匪平亂,上任伊始,不忍百姓飢寒,不堪兵匪禍亂,故率官兵剿匪,幸蒙李公、張公大義獻誠,新野方平。張公已從本縣,謀師爺職,張公的府邸除卻借了悉數庄丁充軍剿匪,開了糧倉濟民,其他府內不動分毫,不知李公作何感想?」

李大拱手揖禮:「公子仁德威武,李某不才,願效張公投誠,在縣府謀個一官半職,為新野百姓略盡綿薄之力。」

劉琦道:「素聞李公仁慈,一見如故。李公雖田多地大,卻未曾盤剝,且常有救濟之善事,真是善莫大焉。本縣欲封你為縣令從事,轄民政一事,不知李公意下如何?」

「謝公子提攜,在下願為民作些善事,願為公子效犬馬之勞。」李大一聽,面露喜色,公子劉琦任人唯賢,果然是常行善事必有好報,這今後作了新野的民政官員,世代都有光啊。

劉琦道:「李公不必言謝,本縣還有諸多事務,閑敘到此,三日後,還請張公一起來縣府述職。」

李大道:「承蒙公子抬愛,李某定當帳前聽命。」李大挺起胸膛,響亮應答。

劉琦在李大的內院里小敘了片刻,與李大並肩走至外院,將卸甲列隊的千余庄丁整編充軍,除了接收庄丁、後器、馬匹、糧食等軍用物資外,庄院仍歸李大所有。

……

劉琦將張二麻子、李大兩大土豪兵不血刃成功招安,余下的一些小土豪自然是望風而降,僅用一上午的時間劉琦便將鵝城所有的大小土豪招安了,土豪的護院庄丁悉數被官兵收編,所有土豪的庄院除了保留幾名看門的必備庄丁外,不允保留一兵一卒,土豪再無擁兵造反的能力。

至此,劉琦接受了鄧芝雪夜攻城的建議,經過一夜苦戰,在付出了犧牲近百名忠勇的親兵精銳的代價後,一舉將鵝城的土豪全部打倒,將所有的庄丁整編,牢牢地控制了新野。

雪夜攻城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劉琦的兵力暴增,三大土豪的護院庄丁三千三百多人,其他大大小小的土豪家的護院庄丁也有兩千五百人,加之剩余的二百親兵,劉琦的可用兵力達到六千余人,若算上一千猴子兵的話,那就有七千官兵了。

率三百親兵雪夜攻鵝城,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劉琦打勝了,一下子擁了七千官兵與猴兵,簡直不可思議,確實印證了巨大的風險伴隨巨大的收益這句話,難怪世上有許許多多的人鋌而走險,果真是富貴險中求了。

六千官兵,一千猴子兵,養這么大的軍隊,官兵吃穿及軍餉用度可不得了,幸好土豪的倉庫稟實,家財富足,還能支持大半年的,過這個冬沒問題,劉琦想著開春了便將土豪的土地分給農民,在官府引導下耕種自給自足,便能保證新野的安定繁榮了。

不過,劉琦通過歷史知識知道,過不多久,或許幾個月、或許大半年,最晚不會超過明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孫堅便會在袁紹的派遣下大舉出兵攻打荊州,那時便是劉琦的用武之地了。

俗話說,趁熱打鐵,劉琦想趁打倒鵝城土豪威望正盛之時,再征些兵源,力爭在孫堅攻荊州前擁兵過萬,那時便有征戰北方,與曹操、劉備、孫權抗衡的資本了。

劉琦將近日欲征四千官兵至擁兵過萬的想法說與陳文、鄧芝等人征詢意見,卻瞞了未來東漢可能出現的三大政治、軍事的巨頭曹操、劉備與孫權的事。

為何要隱瞞?說出三國的曹、劉、孫來也沒人能懂,穿越的劉琦自是知道三國鼎立,但陳文、陳武、鄧芝這些人卻不知道的,因為此時是公元191年,離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還有將近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