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紅色娘子軍(1 / 2)

趙雲眼睛一亮,心中一動,重復問句:「天下?」

劉琦仰望蒼天,天邊有片白雲悠悠飄過,若有所思道:「是,天下。」

趙雲望著劉琦高大的身影,心潮起伏,又問:「公子,何為天下?」

劉琦道:「天下,有亦無,無亦有,一切盡在人心。」

趙雲沒聽懂,一臉茫然。

劉琦又道:「天下乃眾生的天下,亦是你我的的天下,是百姓安居樂業所盼的天下,並非是王候將相生殺予奪的天下!」

趙雲終有所悟,忽地單膝下跪,言辭鑿鑿:「公子縱論天下,愛民之心懇切,雲受教了。為了天下百姓,我趙雲鞍前馬後,追隨公子至死不渝。」

劉琦蹲身相扶:「子龍將軍快快請起,不必大禮,同為天下蒼生,我與眾將士皆須勤奮,不日定要鏟除宦官亂黨,還天下朗朗乾坤。」

趙雲起身,心中已是感慨萬千,如公子劉琦般為天下而戰的人,當是有遠大抱負之人,跟隨公子劉琦,定然也是有遠大前程的。

趙雲感慨之際,又與劉琦談起了兵法,道:「公子,既為天下,必須強兵,天下一統,必無戰亂,百姓方能休養生息。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夫兵者,雖不祥之器,但為芸芸眾生,必利其器,方兆其祥。」

趙雲話出,劉琦已是刮目相看,這可不是影視劇中的趙雲,重生三國後遇到的趙雲是實實在在的人物,並非匹夫之勇勇冠三軍的趙雲,而是更兼志向高遠深通軍事哲學的趙雲,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想起三國歷史上梟雄劉備得了龐統、諸葛亮與趙雲都沒得到天下,雖為蜀帝卻終被魏滅實乃劉備的人生悲劇。

趙雲忠肝義膽之人,除了自身武藝高強,更深通兵法,可是能指揮百萬大兵的帥才,劉琦當會重用,用人的首要秘訣就是要得人心,當趙雲問及劉琦為誰而戰,劉琦鏗鏘回答「天下」二字時,已完完全全俘獲了趙雲為天下蒼生而戰的不二忠心,趙雲已將身家性命及前程暗中交給劉琦了。

回想起來,劉琦遠上常山結識趙雲雖是有意為之,但卻也是其心之誠可鑒日月,回新野途中戰死了趙雲的二千義兵,卻也在趙雲突襲公孫瓚受箭毒後救了趙雲一命,這救命之恩、重托之情,趙雲當然不會辜負劉琦。

劉琦獲得了趙雲的忠心相助,又有蔣琬、陳文、鄧芝追隨左右,加之擁有精兵上萬,劉琦重生三國一年後,還算是頗具實力,現在唯有加緊練兵,靜待時機一戰成名了。

「神兵利器之事,有勞子龍多費心了。」劉琦對冷兵器時代的兵法並不在行,也只是近日主動自學速度修讀了孫子兵法後略知一二,恐再與趙雲深談下去顯得自己才疏學淺,便轉移了話題,道:「子龍將軍,舞蝶正在府前征兵,此時春日爛漫,可願前去湊湊趣?」

趙雲爽朗一笑:「知雲莫如公子也,我正有此想法,一觀女兵風采。」

「請。」劉琦手一抬,作出趙雲先請之勢。

「請。」趙雲也是手一抬,與劉琦說笑著向縣府前的征兵處走去。

由於是征兵限期最後一日,新野縣及周邊縣國的許多百姓攜了自家閨女前來應征,縣府前幾乎是人山人海,鬧哄哄的,場面蔚為壯觀。

文岱派出了二百親兵護衛在縣府周邊維持秩序,也沒有那么多的板凳,老百姓便散亂的或站著或席地而坐,三三兩兩說說笑笑,好不熱鬧。

這征女兵的事,在古代算是開了先河,若不是劉琦施仁政後的威望在新野如日中天深得萬民擁戴,恐怕沒一家百姓會讓自家的女兒拋頭露面當什么女兵的。

有的女孩子招錄過關了,蔣琬會命人當場送給其家人一袋大米,一百貫五銖錢,並登記造冊,還將按月按用度適度供給,被招錄女兵的家庭自然是歡天喜地,能有女兒在萬民愛戴的公子劉琦屬下當兵吃糧,對新野百姓來說那是件很榮幸的事。

因體質、相貌或家庭情況等種種原因沒有被招錄上女兵的家庭,雖顯遺憾,倒也不會唉聲嘆氣,蔣琬說了,來年春還會征兵,男兵女兵都征,沒錄到女兵的家庭就先散了,回家種田好好過日子。

蔣琬好言相慰百姓來年春還會征兵的事,此話傳出後,蔣琬無心的一句話被百姓誤讀為多生多出兵,造成了新野百姓生育的失控,更造成了周邊縣國的貧苦百姓紛紛涌入新野,由於人口多,特別是流動人口多了起來,創造了新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也伴生著諸如偷盜、搶劫、奸.yin、攔幫結派、及黑社會組織、燒殺犯罪等大量社會問題。

縣府征女兵處,一拔拔百姓來了,又一拔拔百姓離開了。文岱在征兵處百米外劃了一塊空地作臨時校場,被招錄的女兵列隊校場上守候,由於應征人數較多,女兵名額有限,又是最後一天,黃舞蝶對新征女兵的要求非常嚴格,幾乎是看一眼就將手一擺,讓下個應征。

劉琦與趙雲興致勃勃地來到縣府門前,陳春、陳夏、陳秋、陳冬四衛將隨身護衛,因門前百姓很多,劉琦便提議先到縣府門前的校場上看看新召錄的女兵。

由於劉琦從縣府門旁經過,百姓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黃舞蝶與蔣琬的征兵處,劉琦與趙雲得以輕松從旁走到百米外的校場邊,文岱正在矯正女兵的列隊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