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藏頭詩(1 / 2)

劉琦文縐縐的一大路,將黃舞蝶唬得一愣愣的,難不成襄陽的花花公子劉琦還真的能舞文弄墨,三步成詩出口成章?

蔣琬與鄧芝倒不懷疑劉琦的才學,不用劉琦吩咐蔣琬,早有衛將陳夏將桌凳擺好,方才征收女兵登記的紙墨台硯都是現成的,見公子劉琦要現場提詩,大家也忘了時近中午未進膳,興致勃勃地圍攏過來。

黃舞蝶立在旁邊幽雅磨墨,心里犯起了嘀咕,公子想必是真對蔡琰姑娘動心了,不知公子能作出啥樣的詩來?雖然黃舞蝶願意劉琦與蔡琰要好,但終究心里時時泛酸,畢竟女人天生愛吃醋啊。

劉琦端坐板凳,桌上已鋪好一張上好的宣紙,拿起狼毫,蘸了蘸墨,心里頭卻思量該提怎樣的詩來表達心情,那詩送到蔡琰手中必會被同車的蔡琰母親趙四娘看到的,若是情感太直白了,恐母女誤為輕浮,若太過隱晦,又恐母女不被重視,總不能告之初平三年夏天蔡邕蔡中郎要遭誅殺之禍。

黃舞蝶見劉琦提筆運氣,一時無從下筆,便有意要諷喻劉琦幾句,酸酸的口氣,道:「公子,不知該提何詩嗎?」說完也不等劉琦回答,緊接著道:「我倒知道《詩經》里有現成的一句,可供公子參考。」

劉琦正思索著,被黃舞蝶打斷,茫然道:「哦,哪句?」

「詩經有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黃舞蝶說完,抿嘴偷笑,看看公子劉琦到底有何反應。

見劉琦臉上並無不悅,蔣琬很淡定,插言道:「黃夫人所言極是,直抒胸臆,也並無不妥。」在蔣琬看來,能達到目的,英雄愛美女,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這詩好與不好,反正是古人《詩經》里的東西,說錯了也不算錯。

劉琦望望蔣琬,又望望黃舞蝶,最後目光落在黃舞蝶的俊俏臉龐上,笑道:「這君子好逑的詩句贈與蔡琰姑娘,就好比是媒人提親,蝶兒可願否?」

「你……」黃舞蝶沒想到劉琦竟然不知羞恥,還敢當眾在自己面前說出提親二字,是可忍孰不可忍,氣得嘴巴撅起老高,「公子要提親盡管提就是了……」

黃舞蝶說著,似乎想起了傷心事,戰場上同劉琦並肩殺敵都未曾畏懼半分的巾幗女英雄竟然流起女兒淚來,一邊緩緩地磨墨,一邊用袖子拭淚,哽咽著:「公子要提親了,我又算什么呢,未過門的媳婦兒……」

劉琦最見不得女人傷心掉淚,知道玩笑開大了,只是心里也覺委曲,黃舞蝶怎么能懂得重生三國的劉琦能看破蔡琰的命運,能成功向蔡琰提親便是救了蔡府上下幾十條人命呢。

蔡琰確實是美少女,在三國如蔡琰般漂亮有才華的女子也不在少數,劉琦也不可能見一個愛一個,只是實在是救人心切,才接受了蔣琬賜詩於蔡琰以建立感情的建議來。

「蝶兒,我姑姑為我倆提過親的,只是公務緊急來不及成婚,待過些時日,謀個良辰吉日與蝶兒完婚就是。」

劉琦說了句模棱兩可的話,姑姑劉氏確實為劉琦與黃舞蝶的事在劉表的面前提過親,劉表也同意了,無奈半中間被劉琦的繼母蔡夫人給攪和了,一直沒有下文,而黃舞蝶預感婚事無望,一氣之下告別父母單騎追隨劉琦來了新野,也沒想一定能做成劉琦的大老婆,只是很想很想和劉琦在一起。

如今已經與劉琦生活在一起了,雖未有過婚禮的儀式,卻行了夫妻之實,在眾將士中也認可了黃舞蝶是公子劉琦的夫人,黃舞蝶倒也沒什么奢望,反倒覺得劉琦能接納便是天大的情義,黃舞蝶便要感恩於劉琦的。

劉琦好言相勸,當眾許了個要與黃舞蝶完婚的承諾,黃舞蝶始才破涕為笑,好在劉琦雖花心了點,但一心為民謀福祉、為社稷安危而操心仍不失為大丈夫,在現今的社會大環境下,男子漢大丈夫有個三妻四妾當與人品優劣無關的。

黃舞蝶是個開明的女子,只要能與劉琦在一起便心滿意足,哪能使得公子劉琦不開心呢?於是撇開話題,嗔眼劉琦道:「都有好久沒去看父母與姑姑了,公子速速提詩,等回了襄陽,我便和姑姑商量是不是同去洛陽拜訪蔡府。」

言下之意,黃舞蝶認可了劉琦與蔡琰的婚戀之事,到時定要與姑姑劉氏作主一起從襄陽到洛陽向蔡琰的父母蔡邕蔡中郎及趙四娘提親的,盡管這事兒八字還沒有一撇。

蔣琬、鄧芝在旁頷首不語,這公子與夫人間的家事不便多言,更不便打擾公子運筆提詩的雅興。

劉琦安慰了一番黃舞蝶,心思再度放回到蔡琰的母女身上,想著才女蔡琰乃書香門第,其母親趙四娘必是聰慧之人,該如何擬一詩,明著是愛慕蔡琰的花季美貌,暗著卻喻指明年夏蔡中郎將遭殺身之禍的事不顯山不露水地在詩中影射出來呢?

既然遇到了蔡琰,便不能明知蔡琰父親有難而不出手相助啊,劉琦重生三國自從到新野當了縣令,手下擁兵一萬後,名將也多,越來越覺得自個兒悲天憫人、憐香惜玉起來,為救蔡琰全家,心急之下劉琦狼毫一揮,模仿漢代銅鏡銘文中句句押韻的七言詩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