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冒充劫匪(1 / 2)

由於沒有魚泡的隔離,猶如不設防的新婚之夜,劉琦與黃舞蝶如魚得水,一夜盡興……

晨起,劉琦同黃舞蝶一道向黃夫人請安,一進門,卻見黃夫人無視劉琦的存在,卻先是緊盯著黃舞蝶的臉色細瞧,母女倆似乎在用眼神交流,結果是黃夫人與黃舞蝶相視一笑。

劉琦多少明白了母女倆笑中含意,裝作不知,朝黃夫人恭敬作揖:「師母初到新野,不知昨晚睡得安好,可否習慣?」

黃夫人笑道:「這兒比起襄陽,有兒女在身旁,倒是踏實多了,有勞公子費心了。」

劉琦四下張望沒見黃敘,問道:「怎么沒見師弟呢?」

黃夫人臉顯心疼之色,語氣充滿了母愛:「也不知敘兒哪來那么足的精神,睡得晚,起得早,大清早的在院子里舞劍拉弓,然後告訴了我聲說要趕早地繞城跑上一圈,晚些回來,想必敘兒是要盡早的熟悉下新野的環境。」

劉琦恭維道:「師弟想著帶兵呢,年青人就得有股子沖勁,是個當將軍的料啊。」說著望下黃舞蝶,又道:「小徒平時公務纏身,往後若有照顧不周的地方,還請師母包涵。有什么需要,盡管吩咐,蝶兒可要照顧好娘親哦。」

黃舞蝶挽著黃夫人胳膊,心情愉悅,道:「那是自然,娘就在新野安家了,待過些日子,我便要去襄陽接父親一起來住。」

劉琦道:「一家人團圓,那敢情好。」

黃夫人卻微微嘆息一聲,道:「老頭子是個倔強的脾氣,襄陽城里與蔡中郎斗上的那口氣不出,恐怕不會離開襄陽半步的。」

黃舞蝶哼了一聲:「什么蔡中郎,純粹一個大族子弟、無理蠻夫,早晚要讓他好看的。」

黃夫人瞪眼黃舞蝶,嗔道:「蝶兒,公子面前,不可亂說話。」

「是。」黃舞蝶嘟下嘴,低下頭來,偎依著黃夫人,心里是不服的,卻在母親面前一副乖乖女的樣子。

劉琦可不想聽這母女倆人前論是非,也不想在母女倆面前評論蔡瑁,便把今日要與黃舞蝶同去益州請刀神蒲元出山的事說將出來,說什么不能陪師母逛街深表遺憾雲雲。

黃夫人甚為驚訝,擔心道:「益州那么大,道途又艱險,我聽說那邊兵荒馬亂的,公子能不去嗎?」

劉琦當然知道益州很大,而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就在益州境內,刀神蒲元應該在錦官城,也就是四川成都那個地方,蜀道難是難,但此刻劉琦急於請出刀神蒲元,一刻也不想耽擱,再難也要去一趟的,若是晚了一步被劉備請走了蒲元那就悔之晚矣。

黃舞蝶見劉琦沉默不語,便對黃夫人道:「娘,公子其實是為了哥哥能訓練出一支五百名神箭手而急著要去益州的。」

黃夫人疑惑地望望對面的劉琦,又望望身邊的黃舞蝶,不解地問道:「蝶兒,此話怎講?這去不去益州,跟敘兒又有什么關系?」

黃舞蝶想起劉琦所說的,回道:「娘有所不知,大師兄蒲元可是益州著名的鐵匠,公子義兄蔣司馬已遣人去當陽運做箭的毛竹去了,竹箭帶管的鐵尖兒新野還無人能鑄,這不就想請蒲師兄來新野幫襯下嘛。」

黃夫人哦了聲「敢情是為竹箭之事,原來如此」,做父母都有偏心,只要是能有益自己兒女的好事多半是贊成的,也就嘮嘮叨叨起來,要劉琦與黃舞蝶去益州的路上要小心謹慎、多備些衣服、干糧、多帶幾名衛士。

劉琦留下黃舞蝶與其母親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家常,叮囑黃舞蝶先行收拾些旅途備用的衣物,便告辭離開,徑直往縣府議事廳去,並讓衛將陳冬通知蔣琬、趙雲、陳文、陳武、鄧芝、文岱、張二麻子、李大、丁四等人齊聚議事廳。

少傾,蔣琬、趙雲等心腹干將急匆匆趕至議事廳,眾將坐定,劉琦開門見山,將欲成立五百人的弓箭隊由神射手黃敘任隊長及欲同黃舞蝶遠赴益州錦官城請刀神蒲元一事說與眾將,請眾將商議。

眾人面面相覷,覺得事出突然,紛紛議論了一番,覺得成立五百名弓箭手由黃敘任隊長之事尚可,而在襄陽信使明後兩天即將到新野之際,劉琦選擇這個時候出遠門卻不妥。

商議一陣,趙雲、陳武、文岱當即表態,一切聽公子安排。

張二麻子、李大、丁四等人也表示贊同,並無異議。

鄧芝、陳文與蔣琬三人意見傾向一致,建議公子劉琦在不日須赴襄陽述職的節骨眼上不可離開新野,否則搞不好觸怒了刺史劉表及中郎將蔡瑁,事情便要變得更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