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哲學范兒(1 / 2)

「什么獸醫人醫的,只要能醫就是神醫。」環兒看也不看劉琦一眼,專注地給馬屁股箭傷處消炎上葯,對得到華佗先生謫傳的醫術相當的自信。

劉琦訕笑:「嘿嘿,沒想到環兒不僅懂醫學,還挺懂哲學的哈。」

馬肉很賤,尤其是戰馬,受了箭傷得到些許的治療便能恢復的很快,戰馬的性命是不用擔憂了,環兒很快的將馬傷處理好,回過頭來,一雙清亮的眸子,問道:「哲學?什么哲學?哲學是什么?」

劉琦懵了,搔了搔頭,又搖了搖頭,一時無言,關於什么是哲學也一時沒法和環兒解釋的清,或許在古代老子、庄子、孟子、墨子、孫子、孔子的學說便帶有哲學的范兒,只是沒有哲學的說法罷了,象先秦的諸子百家,什么三教九流,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小說家等等也能與哲學靠上點譜的。

聰穎過人小小年紀的環兒卻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邊收拾急救箱,邊問道:「公子,我沒聽說過哲學,哲學也是一門學問嗎?」

「環兒真聰明,哲學確實是門學問,確切地說是一種思想,就是超越世俗的一種觀念,懂么?」劉琦模棱兩可的答道。

環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搖搖頭,在環兒來理解,劉琦所說的哲學就是要通情達理,善良為本的一種做人的理念。

哲學是多么深奧的一門學問呀,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也就是當有人操縱或試圖控制一個人的思想時,哲學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事,無論前生後世,統治者在民間推行的各種思想、學說及文化都離不開哲學的范疇。

當然朴素的哲學的主觀是好的,勸人向善。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便是古代哲人的學術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便是古代哲人的自覺使命。

其實就在歷史上的三國,哲學也是大行其道的。

東漢末年,「蒼天已死」,名教衰落,社會動盪,人心思治。其時哲人,以玄談的方式,探討儒、道的內在相關性以及本末地位,哲人們的理論創造空前活躍,哲學辯論會劍指深刻的社會問題。但最終的結果,哲學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劉琦對哲學也只是一種很模糊的意識,糊弄下環兒還可以,不能再深入了,說多了,學識上的淺薄就要露餡了。

「公子,可以放馬下來了。」劉琦正想岔開哲學的話題,陳武快步過來報告。

劉琦四下一望,先前被陳武探測到的沼澤地已被陳武、陳秋、陳冬用樹干、樹枝圈起來了,其他未被圈的水草地便是養馬的安全地了。

「好,叫文兄放馬下來。」劉琦牽起拔掉竹箭的白馬往巨大的岩洞走去。

環兒提著急救箱在後面跟著劉琦,身旁傳來陳武的吼喊:「文兄,將所有馬匹放進山凹來。」

回聲盪了幾圈,當劉琦將白雪牽到岩洞的時候,隨即便傳來一陣陣通通的戰馬著地之聲,回頭望去,十幾匹戰馬爭先恐後地沖下山凹,似天外飛馬在空中展蹄飛奔,很壯觀的。

望著飛馬展蹄,劉琦想著,象受箭傷的白馬能躍出沼澤地那樣,肯定這些個躍下山凹的戰馬也不賴啊,絕對是一等一的寶馬了,待過蜀道去成都時,一定得好好想想如何將這些戰馬帶回新野去?

十五六米深的山凹,能使戰馬躍下來,肯定也有辦法能使戰馬回到山上去,只是暫時還沒想到法子就是,還有的是時間,總歸有辦法的,若能將這些個寶馬發到象趙雲、陳文、陳武這樣的勇將使用,那在戰場是可是如虎添翼啊……

不一會兒,全部戰馬安全地躍入凹底,劉琦讓陳文將附帶的一些馬飼料也投放了下來,將飼料搬到巨大岩石缺成一角形成的天然岩洞里存放好,然後挨個拍拍馬脖子告別。

上面陳文帶著陳春、陳夏及幾位銅甲衛士,快速拉繩,劉琦再次抱著環兒上到山頂,陳武、陳秋、陳冬等人也相繼上來,大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戰馬終於保住了,剩下的事就是越過蜀道直奔錦官城了。

此時,日漸偏西,若能順利攀過毫無落腳地的百米絕壁,還是能趕在太陽落山前翻過這座山峰,後面的道兒是怎樣的,大家心里都沒底。

陳文略些憂慮,道:「公子,是不是就此竭息一晚,明早兒再攀援?」

黃舞蝶怪怪地望了望與劉琦挨得挺近的環兒,也道:「是啊,恐怕攀過絕壁後,還不知道有沒有路可走呢?」

黃敘可不懂黃舞蝶想什么,說道:「妹妹,蜀道再難走也是道兒,有道便能通過,何況絕壁咱們都有辦法攀援,有什么可擔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