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效顰東村男(1 / 2)

鐵血幽靈 蒼海荒島 1573 字 2023-04-11

「暨陽是西施故里,她的故居好象就在城南這一帶,這周圍有什么千古流傳的舊事嗎?」林濤說。

肖雨嬋聞言,帶著他們來到樓頂。

站在涼台之上,肖雨嬋憑欄遠眺,她指著遠處的湖水說,「唐天寶年之前,沿浦陽江有『上諸暨』和『下諸暨』之分。上諸暨即今天的暨陽市,浦陽江下游為『下諸暨』,西施就出生在『下諸暨』的臨浦。悠悠的西小江,經麻溪橋進入臨浦,與此湖相通。」

「這里水陸交通發達,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相傳當年西施入吳時,由范蠡陪同,舟從越國會稽出發,順西小江東行,過苧蘿山和臨浦,到上諸暨時,夜宿此湖。當時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氣依然炎熱,西施曾伴著月光,在小湖里沐浴,故此湖又被後人叫作美人湖。」

「當時,西施和范蠡曾在此逗留多多,留下了很多佳話。湖對岸有西施故居紀念館,後人為紀念西施,這個小湖也被稱為美女湖。現在湖中間的亭子旁,有一個碑園。里面全是刻石,上面有歷代文人的墨跡,也有後人刻的歷代名家詠西施的經典名篇、名句。只可惜天色已晚,不能陪你們盡情一游。」

虞松遠有心想轉移她的注意力,讓她快活起來,「不看不要緊,說一說就行,都有哪些人的刻石。」

肖雨嬋說,「墨跡因年代久遠,我記不清幾個了,後人刻的詩碑很多,比如『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持謝鄰家女,效顰安可希。』」

「這是王維的《西施詠》。」虞松遠說。

「對。還有很多很多,我最喜歡三道同題的。三塊碑並立,很有意境。」肖雨嬋說著,就深情吟誦道: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李白的我知道,另兩首是誰寫的啊?」林濤問。

虞松遠說,「這是三首同題詩,題目都是《西施》。第一首是晚唐詩人羅隱的,第二首是李白的同題詩前半闋。第三首,是詩詞歌賦大家曹雪芹老先生的。」

肖雨嬋高興地說,「贊一個,小弟好厲害。」

「人家家學淵源,又有名師教化,要我也能。這里的風景真美啊,遠山、湖水、漁人、亭台、竹林,比我們家鄉豐富多了。我們那里,只有大平原,一望無際的鹽灘和灘塗,堆得比天還高的鹽垛,沒有竹子,沒有大山,連樹都很少。」林濤羨慕地說。

「覺得好,以後你們就經常來。姐的家,以後也是你們的家。到時,姐陪你們到西施出生地臨浦去游覽。那里有苧蘿山,蒼翠挺拔,別具風姿。苧蘿山下,浣紗溪西岸,原先的西施宅,南宋改為西子祠。浣紗溪畔還有范蠡庵、起埠廟,風景絕佳,文化景點眾多。」肖雨嬋高興地說。

林濤說,「越山秀水,人傑地靈,真是一塊養人的好地方啊。姐,我看你干脆留下來吧,奶媽一個人在這里看著房子,怪可憐的。」

肖雨嬋警惕地說,「咱能不能不說這話題了,你少來,我跟你們一起走。你們是不是變著法兒,就想甩掉我。」又幽幽地說,「小弟,不是姐臉皮厚。壞人在追我,姐很明白,只有跟你們在一起,才有可能活下來。」

虞松遠害怕她又傷感起來,便說:「林濤跟你開玩笑呢,我們會負責你的安全。我還會關照郭峰,照顧好柳媽媽。」

肖雨嬋又幽幽地說:「奶媽現在是我唯一的親人。她是我家的鄉下老家的鄰居,後來家里受難,就來給我做奶媽,以後家里沒什么人了,就一直跟著我母親。家里和我離開時,簡直一模一樣。等我安全了,不管走到哪,我也會帶著她的。」

林濤說:「姐,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問。你奶媽很漂亮啊,看著怎么有點象你?或者你本來就象她,你們不會是母女倆吧,老天,你倆太象了。」

肖雨嬋沒往深處想,「小弟,我小時候姆媽沒奶水,我就是吃奶媽的奶長大的,自然會象她,這一點也不奇怪啊。」

夜里,肖雨嬋與奶媽一同睡在奶媽的床上,奶媽把她摟抱在懷里,母女兩人說了一夜的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