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秘戰諜影(1 / 2)

鐵血幽靈 蒼海荒島 1588 字 2023-04-11

「我們進入白沙瓦,包括現在的駐地,現在isi都有誰知道?」虞松遠問。

山德拉笑道,「中國的『幽靈』在隱密戰線名聲太響,你們進入白沙瓦,將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白沙瓦是個間諜之都,是沒有什么秘密可言的。但我們現在這個駐地,你們放心,是嚴格保密的,isi內只有我、德里和摩爾將軍知道。」

說完,她又沉痛地說,「就在幾個小時前,英國人不聽我們的警報,sas西亞小隊全軍陣亡。魯尼上尉負傷被俘後,被人在懷里綁上兩枚手雷引爆,屍體被炸成了碎片。『閃電』就是以這種極端的方法,警告所有人,現在白沙瓦的夜晚,就是他們的天下!」

德里恭恭敬敬地將准備好的簡報材料,分發給每一個人。山德拉說,「白沙瓦曾經是一顆明珠,一座文化名城,現在卻被戰火攪得不成樣子,令人痛心!」

其實,文字簡報中的這些內容,小隊諸人在進入白沙瓦之前的准備階段,都已經爛熟於心。他們現在,最需要知道的,是mlh和isi這兩大機構,到底對斯貝茨納茲和「閃電」知道多少。但出於禮貌,出於對isi精心准備的尊重,大家還是看了一下。

白沙瓦位於喀布爾河支流巴拉河以西,三面環山,人口近50萬。自古以來,就是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以及中亞各國的商旅貿易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進入南亞的通道之一,一直成為波斯、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天竺國的征服目標。

歷史上,白沙瓦還是一座文化名城,是古代天竺和整個東方的佛教中心。早在古天竺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便從這里向疆土外派遣了大量的僧人,把佛教傳播到亞洲各地。從中國的東漢時代起,佛教便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在以白沙瓦為中心的廣大區域,包括今天的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清真之國北部,佛教盛行了幾百年。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大規模入侵中亞,白沙瓦佛教文化並未湮滅。但到了公元5世紀後半葉,匈奴人的野蠻鐵騎,將這一切掃盪一空。

這段輝煌的佛教歷史,中國歷代高僧去西方取經的記載,都有過生動的描述。公元405年-411年,中國東晉、西晉時期的高僧法顯經過此處時,看到的是繁盛壯麗的佛塔寺廟,遍地迦藍數百所,僧人眾多,香煙鼎盛。

200年後,大唐高僧玄奘再經此地時,只見「邑里空荒,居人稀少」,「迦藍十余所,摧殘荒廢,蕪漫蕭條」。中國古史稱為大月食的犍陀羅古都城布魯薩勃羅,就是今天的清真之國西北邊境省的最大城市白沙瓦。

匈奴人離去後,陸續遷移來的阿拉伯人後裔,帶來了古蘭經和伊斯蘭教,伊斯蘭教開始在這里興盛起來,並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曾經輝煌的佛塔寺廟,已經成為廢墟,湮滅在歷史塵埃之中。

在白沙瓦周邊的郊區、山頭上,二千年的文化積淀,隨處可見當年佛教昌盛時期的建築文化遺址,考古學價值不可估量。西方國家一些古玩商人,常年累月住在白沙瓦,有時隨便在市場上淘到一件古物,都能拿到歐洲拍賣出好價錢。

1947年清真之國獨立建國後,白沙瓦成為北部邊境省的首府。北極熊軍事占領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後,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南部的七個較大的抵抗組織,都把總部設在這里。以m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清真之國一道,也把白沙瓦作為支援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反抗侵略戰爭的後方基地。

從1983年初開始,正面進攻效果甚微,北極熊改變戰術,派出小股特戰部隊,潛入各戰區,尤其是兩國邊境地區的游擊隊根據地,進行定點清剿,抵抗組織損失慘重。從二月份開始,白沙瓦市內重點目標,連續受到十余次重點襲擊。

林濤將簡報材料扔到沙發上,直接問道,「兩位都是大人物,我也就直接說話了。這些情報,我們前期都已經掌握。現在我們迫切想知道的,是進入開伯爾山區的斯貝茨納茲小組、進入白沙瓦的『閃電』小組的具體情況。」

山德拉點點頭,對著沙盤用中文說,「最近幾個月,mlh小組組長毛彥愷,isi的摩爾將軍,都悄悄進入白沙瓦。經過周密偵察,我們已經確定,目前在白沙瓦周邊山區活動的,是斯貝茨納茲獨立第154分隊的兩個特戰小組。潛入白沙瓦的,則是『信號旗』部隊的『閃電』分隊兩至三個小組。」

獨立第154分隊,正是率先潛入喀布爾,擊斃阿明,揭開山人伊斯蘭共和國戰爭序幕的那支神秘部隊。在後來北極熊大軍的一系列作戰行動中,他們都充當了尖刀的角色,為北極熊兩路大軍全面順利占領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全境,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