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支持(1 / 2)

貴女 油燈 2606 字 2023-04-12

「眉頭怎么皺成這個樣子了?」看著女兒眉頭深皺的樣子,高夫人忍不住笑了起來,不是她不關心敏瑜,而是她真的不認為敏瑜能有什么真正值得煩惱的大事情。

「娘,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敏瑜擠著高夫人坐到臨窗大炕上,很是苦惱的道:「如果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去做的話,我自己心里過不起,覺得對不起朋友,但是要做點什么的話,又擔心給家人惹來麻煩帶來不便,所以很是猶豫。」

「哦?到底是什么事情?能和娘好好的說說嗎?」敏瑜的話讓高夫人收起來玩笑之心,認真起來,十一二歲是某些性格養成的敏感期,一定要小心的引導。

敏瑜點點頭,將今日戚老夫人進宮的事情和自己推測說了一遍,完了道:「娘,我總覺得馮英定然不是生病那么簡單,要不然的話戚老夫人不會親自進宮,我覺得與其說她是去為了馮英的缺課而請罪,還不如說是去給馮英添麻煩的。有了今天這一遭,嫻妃娘娘和福安公主心里多少會有些不自在,對馮英的態度也會有所變化……我真不明白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就算馮英是威遠侯繼室所生,但那也是嫡親孫女,她怎么能這樣做呢?」

「戚老夫人這樣做我倒覺得很正常,總比有些人寧可疼愛血緣關系頗遠的侄孫女,卻忽略自己的嫡親孫女要正常的多!」高夫人輕輕地搖搖頭,埋汰了捏不清的老夫人一句,而後道:「娘知道你和馮英關系不錯,娘想問的是對威遠侯府的事情,尤其是內宅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只知道一點點!」敏瑜臉色微微一紅,她並沒有探究別人**的愛好,對威遠侯府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知道的那些也都是馮英平時說的,她扳著指頭道:「我知道馮英她娘是威遠侯的繼室,先夫人生了一子一女。這對兒女是難得一見的雙生子。今年都是十三歲。比馮英大了一歲半,有他們相差的歲數可以推斷,馮英她娘應該是那位先夫人過世不久就進門的。馮英的長姐長兄都養在戚老夫人跟前,深得戚老夫人的寵愛,他們兩人對馮英母女都很不好,戚老夫人對侯夫人也挑剔很多……對了,馮英曾經提過。說威遠侯其實很疼她,對侯夫人也很不錯,只是他遠在兗州,不能時時看顧她們母女。」

「就這些?」高夫人看著敏瑜,心里盤算著是不是應該將京城重要人家的一些情況慢慢的教給女兒了,以前是覺得她年紀小。不想讓她知道太多,免得影響她的課業,而現在,她已經長大了,可以知道那些事情了。

「就這些!」敏瑜點點頭,然後忽然想起一件事,道:「對了,還有一件。馮英能進宮當公主的侍讀是戚老夫人向嫻妃娘娘求的恩典……這件事情很讓我納悶。覺得戚老夫人做事自相矛盾!」

「這有什么矛盾?或許是威遠侯請戚老夫人這么做的,也或許是侯夫人用什么代價換取的。都不好說啊!」高夫人搖搖頭,而後將她所知道的關於威遠侯府的一些情況娓娓講述給敏瑜……

威遠侯是勛貴人家中難得一個掌兵權的,歷代威遠侯都常駐兗州,而家眷則留在京城,夫妻能夠在一起的時間都不長。太平年月還好一些,沒有戰事的時候能夠回京休養,年前回京述職,一年總還能相聚一段時日,遇上戰事頻發的年歲,相守相聚這在平常夫妻看來最基本的生活,都是奢望。因為威遠侯長年駐守兗州,威遠侯府的一應事宜,人情的往來,兒女的教養,包括兒女的親事基本上都是當家夫人一肩挑起。

因為這些,每一位威遠侯夫人在為兒子選兒媳婦的時候,最關心的除了出身家世,德行才干,是否好生養之外,最要緊的不是和兒子是否合得來,而是和自己是否相宜。家中就婆媳兩個相扶相持,要是婆媳不和的話,這家還能算個家嗎?威遠侯府每一代的侯夫人和婆婆相處的都很好,馮胥武已故的先夫人和戚老夫人也一樣,而她和戚老夫人的關系還不僅僅只是婆媳。

或許是自己飽嘗丈夫不在身邊,兒子長大之後也得離開自己前往兗州的苦,每一位威遠侯夫人在選擇兒媳婦的時候都會有意識的避開自己的娘家侄女,不想讓自己的娘家侄女也想自己一樣,和丈夫聚少離多,兩地相思。只有戚老夫人不一樣,她為兒子選的是自己兄長的女兒,和馮胥武同年同月出生的侄女。

戚夫人從小就得戚老夫人疼愛,戚老夫人隔三差五的就把侄女接到身邊,戚夫人一年倒有半載是在威遠侯府,說是侄女卻當成了女兒來養,和馮胥武也有青梅竹馬的感情。

據說,戚老夫人懷孕的時候,她的嫂嫂也正好懷上了,姑嫂兩人感情原本就好,就開起了玩笑,說要是生的是一男一女的話就讓他們指腹為婚。原本只是玩笑話,但是看一對小兒女感情不錯,等他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兩家也就順水推舟讓他們成了親。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大齊的慣例男兒多到十七八歲才成親,雖然早幾年也沒有關系,不會有人拿這個說嘴,但是戚老夫人卻是真的心疼侄女,不希望侄女太早成親生子,硬生生的將他們的婚期推遲到兩人十七歲,畢竟年紀稍大一些,生養會更妥當一些。

可惜的是戚老夫人再怎么為侄女考慮,也躲不開命運無常。兩人成親不久,戚夫人就有了身孕,這是喜事,可是令人憂慮的是戚夫人懷的是雙生子,頭胎原本就很危險,雙生子就更危險了。盡管戚老夫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的照顧媳婦兼侄女,盡管戚老夫人請了太醫院最好的太醫,請了京城最好的產婆,盡管為了讓戚夫人開懷,戚老夫人想盡辦法將馮胥武留在陪著懷孕的戚夫人……可是,戚夫人生產還是極不順利,好不容易生下兒女,卻大出血,雖然有醫術高明的太醫及時救治。但也不過讓她多熬了兩個月。兩個孩子沒有滿百日,戚夫人就香消玉殞。

戚夫人的死讓戚老夫人飽受打擊,她整個人的魂都沒了,顛三倒四的說著都是她害了戚夫人,恨不得跟著戚夫人一起去了,連帶著恨上了兒子馮胥武……是身邊婆子將還在襁褓之中的孫兒孫女抱到她跟前,這才讓戚老夫人振作起來。將兩個孩子當命根子一樣的養在了身邊。

「怪不得戚老夫人會那么疼愛長孫長孫女,可是,她也不能因為疼愛那兩個就那么對馮英母女啊,尤其是馮英,那也是她的孫女啊!」敏瑜瞪大了眼睛,終於明白了戚老夫人對兩個孫女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別了。但還是為馮英鳴不平。

「對於戚老夫人來說,她認可的兒媳婦只有已故的戚夫人。」高夫人輕輕地搖搖頭,道:「在她眼中,不但沒有將馮英當成了親孫女,還將她們母女當成了需要防備的敵人。你別忘了,王夫人是繼室,厲害有手段的繼室將先夫人所生的兒女養廢了的事情可是屢見不鮮啊!」

「要真是有這種擔憂的話,她為什么不像外曾祖母一樣。干脆別讓威遠侯再娶繼室好了!」敏瑜忿忿的道:「既然娶了人家進門。又把人家當成狼一樣防備著,這又算什么?」

「聽說戚老夫人還真有這個念頭。甚至在戚夫人靈前逼著威遠侯發誓不再娶……」高夫人輕輕地搖搖頭,威遠侯府和高家的情況可不一樣,戚夫人死的時候,馮胥武也才十八歲,怎么可能當一輩子的鰥夫?這兩個孩子有那么小,萬一不小心夭折了怎么辦?難道要等到那個時候再娶繼室?再說,馮胥武是要駐守兗州的,萬一血灑疆場,為國捐軀了,哪又怎么辦?難道讓威遠侯府自此斷了嫡支嗎?

「啊~」敏瑜瞪大了眼睛,還有這樣的婆婆,逼著兒子發誓不再娶……真是……

「好在已故的老侯爺在場,才阻止了這件事情,之後更敦促著她為威遠侯再娶。戚老夫人雖然是滿心不願,但也知道,如果她拖著不去做的話,丈夫極有可能親自出面,到那個時候,兒子再娶什么人就容不得她做主了。所以,她千挑萬選之後,選中了馮英的母親王氏。」高夫人說到這里忍不住搖了搖頭,道:「王氏的父親只是戚老夫人兄長麾下的一個把總,需要仰仗戚家的地方極多,王氏自己又是個老實本分的,進了門還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所以,馮英不一定是真的病了,也可能是戚老夫人不想讓她再進宮,把她關在家里了!」敏瑜恍悟,道:「怪不得她會進宮說那些話,我看過不了多久,她就會再進宮以這樣的理由,請嫻妃娘娘免去馮英公主侍讀的身份……她一定是擔心馮英一直陪在公主身邊,以後會對馮家大姑娘有威脅,所以才做這些事情,她真是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