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1 / 2)

貴女 油燈 1584 字 2023-04-12

就在自認為有分量有本事有能力的夫人們汲汲營營,使勁渾身解數,准備在善堂這塊大餅上分一塊的時候,府衙資歷頗高的金師爺出任善堂主事。這不但讓那些摩拳擦掌,躍躍一試的夫人們大吃一驚,也讓她們不約而同的觀望起來,准備看看風往哪里吹再做計議。

齊大人為了選一位各方面都合適,能夠勝任孫亮離去而空出來的善堂主事也算是煞費苦心了,而金師爺便是他挑了又挑,才挑出來的,駱夫人把將此人的出身資歷告訴敏瑜的時候,敏瑜都覺得眼前一亮,覺得實在是沒有比金師爺更合適的了。

金師爺今年四十有余,在州府七八個師爺中,不是最有學識的,不是最有見識的,不是最有本事的,當然,也不是最得齊大人倚重的,他被挑出來,最大的優勢便是他的出身——金師爺出身善堂,祖籍不可考,對父母也完全沒有了記憶,就連這個姓,也是他識字之後,自己選的。

還沒有記事,金師爺便在善堂了,五六歲上啟蒙之後,讀書頗有些天分的他便被善堂的主事送到了私塾。他自知這樣的機會難得,也知道珍惜,讀書格外用功,十四歲那年考中了秀才。照善堂的規矩,年滿十五歲之後,就要離開善堂獨立,到了他十五歲那年,善堂主事覺得他很不容易,便對他格外照顧,一直拖到了他十八歲,讓他參加了鄉試之後,才讓他離開善堂。

金師爺讀書略有些天分,卻也不是什么天資卓越的人,兩次鄉試不果之後,便放棄了科舉之路,到府衙找了個差事,從刀筆吏做起。這么多年下來,熬到了這個位置上。他和州府其他的師爺不一樣,那些師爺多是某位大人信得過的得力下屬,在某位大人那里頗有臉面,他的優勢是土生土長,數十年都未離開過肅州,對肅州的情況變化了如指掌,雖然不曾被重用,但也混得也還不錯。

和大多數在善堂長大的人一樣,金師爺對善堂由著特殊的感情。別說逢年過節,就連休沐日,也會去善堂,或者陪那些在善堂呆了很多年的老人說說話,或者擺出長輩的姿態或誇獎或責罵那些半大孩子,對他來說,除了妻兒之外,最親的便是善堂里生活的人了,尤其是那些年長的老頭。老太太,把他們當成了家中的長輩一般尊重,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被殃及的耿老爺子和他頗為相得。

金師爺對善堂有著不一般的感情。對將善堂變成了自家一畝三分地的董夫人卻帶了厭惡——他離開善堂的時候,董夫人還不知道在哪個地方呢,與他自然沒有半點恩惠,但是董夫人給去的改變卻讓他看在眼中。痛在心里,聽到齊大人他說准備讓他接手善堂主事這個位子的時候,他只差沒有拍著胸脯保證。說自己定然不會辜負齊大人的信任了。

金師爺上任除了讓人大出意外之外,沒有任何的波瀾,他和善堂關系匪淺,在善堂里有也有好名聲,他出任這一職,善堂中大多數人都很心安,而金師爺上任之後並沒有來上三把火,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安撫人心,於是乎,除了換了一個主事之外,善堂看起來和以前好像沒有兩樣。

這樣的平靜真是敏瑜所希望看到的,她把拿著薛府送來的一張請柬,找上了王夫人,想看看她有沒有受邀請,也想問問她,這個宴會所為何事。

「這不是已經九月了,天氣馬上就要涼起來了嘛!」王夫人輕輕的瞥了瞥那張帖子,帶了淡淡的嘲諷道:「自打那位大善人到了肅州,每年的九月中旬她便會設宴,宴請各家的夫人如夫人,請大家捐一些舊衣賞,舊物件出來,將這些舊衣賞,舊物件集中清洗,整理之後呢,分發給家境貧寒的人過冬,這倒也是肅州的傳統了。」

「原來是為了這個啊!」敏瑜笑了,她之前便聽說過有這么一件事情,但是卻沒有想到董夫人會為了這么一件事情特意設宴,她笑著道:「這算什么?捐衣宴嗎?」

「噗~」張菁菁忍不住笑了起來,道:「嫂嫂真風趣,可不就是捐衣宴嗎?嫂嫂不知道,在肅州,就董夫人的各種宴請最多,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次宴請,每次都有好聽的名目,捐衣,捐葯,捐銀錢,捐糧食……嘖嘖,你不知道,每次捐這捐那的都挺讓人頭疼,而她美其名曰,說這是慈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