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末座(1 / 2)

貴女 油燈 1575 字 2023-04-12

「夫人,郡王爺到了!」腳步匆匆的丫鬟干凈利落的給駱夫人行禮之後,道:「秦姑娘正往這邊過來。」

「嗯!」駱夫人點點頭,而後笑著道:「郡主,丁夫人,我們是不是去迎迎秦姑娘呢?」

秦姑娘指的自然便是秦嫣然,這稱呼沿用了福郡王府下人對她的稱呼,敏瑜覺得這個稱呼頗值得玩味,不知道是秦嫣然不甘被人稱為「秦姨娘」,掩耳盜鈴一般的稱呼,還是她說是福郡王的寵妾,但實際上卻還沒有過明路,還是個沒有任何名份的,郡王爺的房里人——通房丫頭和那種被收了房卻沒有名分的丫頭可都被下人稱「姑娘」的。

而駱夫人特意和敏瑜二人說這話也是有講究的。昨日一早,福郡王手下人早一步趕到肅州報信說,福郡王等人昨日傍晚左右抵達。齊大人當下便將肅州府衙和都指揮使司的官員都請來,商議出城迎接福郡王駕臨。

府衙的官員不用說,自然是齊大人怎么說,他們怎么做,但都指揮使司的卻要看楊瑜霖這個都指揮使的意思了。出人意料的是楊瑜霖對出迎的事情沒有半點熱情,還說這是地方事務,他不宜插手,態度很明確,他不會一起出迎,但也也會刻意的約束都指揮使司的官員,肅州軍的將領。他們要想一起出迎,他沒有意見。

楊瑜霖的話引起一陣嘩然,但冷靜下來一琢磨,卻也覺得他是對的——福郡王並非奉旨前來,楊瑜霖出迎是情分,不出迎則是本分,而且就他的身份而言,適當避讓著些也是應該的。

齊大人與官員們商議出迎事宜的時候,駱夫人也請了夫人們商議迎接的事情——福郡王自有男人們迎接接待,但女眷卻得她們來招待啊!不料。她才說了個開頭,李安恬便明確表態,說如果與福郡王一道前來的是福郡王妃,那么不用駱夫人說,她定然會殷勤的迎接,但陪福郡王前來的不過是個侍妾……李安恬說到這里便沒有繼續往下說,但態度已然明朗,那就是她絕對不會去招待一個侍妾,就算那是郡王爺的侍妾,就算那侍妾明滿京城也一樣。

駱夫人心里嘆氣。李安恬的態度她並不意外,她可是有封號的郡主,福郡王的侍妾確實沒資格讓她自降身份迎接招待。於是,她將目光轉向敏瑜——雖然敏瑜不止一次地在眾人面前表示了對妾室的立場態度,但福郡王的這位姨娘可是她的表姐,據說還是寄居耒陽侯府長大的,她就算不十分熱絡,也不會像李安恬那般不給面子的一口拒絕吧!

敏瑜的態度確實比李安恬好很多,但駱夫人卻寧願她像李安恬那樣直接拒絕。而不是拐彎抹角的說了一堆。說不管秦嫣然以前是什么身份,但既然已經進了福郡王府,成了福郡王的侍妾,那么就應該用對侍妾的態度對她。否則就是對福郡王妃不敬,也是陷她以不義,讓人非議,說她離了京就不受規矩僭越……說到最後。不但表達了她和李安恬一樣,不會出迎的態度,還給了駱夫人和其他人一個建議和意見。那就是就算想讓福郡王和秦嫣然表示熱烈的歡迎,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她們也應該自恃身份。當然,要實在是過意不去的話,可以讓家中的姨娘去迎接招待秦嫣然。

駱夫人能采納敏瑜的意見,讓選幾家的姨娘出迎嗎?顯然不能!但也不能再親自出迎了,最後,事情沒有商議出個結果便散了,而後,不過半個時辰,駱夫人偶感風寒,請了大夫的事情便傳開了,當然,她隨齊大人一起出城迎接福郡王家眷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當然,駱夫人沒有出迎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人迎接秦嫣然,馬夫人和與她關系好的幾個夫人去了,見過秦嫣然之後大贊,說這位傳聞中有曠世奇才的不但是為天資國色的絕世佳人,還沒有半點架子,十分的平易近人。

聽到傳聞,敏瑜失笑,而後玩味的想,馬夫人去迎接秦嫣然,還傳出這些話來,到底是她自己的意思還是董夫人的手筆?連楊勇趙姨娘到肅州之後都會找上薛家,向他們表示聯手對付楊瑜霖的意思,秦嫣然恐怕也不會錯過與她聯手的機會吧?還有董夫人,她能夠拒絕楊勇,還能再拒絕秦嫣然嗎?秦嫣然風頭正盛,可不是楊勇和趙姨娘那等落魄失勢的人能夠相比的。

董夫人會拒絕與楊勇聯手,敏瑜不是太意外,薛立嗣與楊勇既是同袍又是師兄弟,董夫人應該很明白,楊勇就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與他聯手,贏面著實不大。敏瑜比較意外的是在薛立嗣有些意動的情況下她那一番義正言辭的話——當然,也可能是她清楚薛家就是個處處漏風的竹籃子,只要用心打聽,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都有可能打聽到。

薛立嗣對董夫人可不僅僅是愛重那么簡單,董夫人拒絕了,他自然不會點頭。他這么做董夫人顯然很高興,因為馨月而起的隔閡也因此消失,據說薛立嗣那日之後心情驟然好轉,對下屬也恢復了以前嚴厲卻不嚴苛的態度。

想到這里,敏瑜微微一笑,道:「駱夫人是主人家,要不要起身迎客,夫人決定就好,我就偷個懶,不動了。當然,駱夫人如果想拉人作陪的話,可以請董夫人相陪……董夫人素來熱情好客,應該不會拒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