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劉未?劉意?(2 / 2)

寡人無疾 祈禱君 4480 字 2023-04-16

「有毒煙!」

「三殿下進出的洞被人堵住了!」

大司命們都是素有經驗之人,雖然驚慌卻沒有失措,不但立刻分人出去打探四周情況一點點送回消息,甚至還設法探明火起的方向,想要去劫殺放箭之人的首領。

然而火箭射入的方向在更加廢棄的西面,盡是一片殘垣斷壁,如今又是夜晚,讓人只能氣的牙癢癢卻無計可施。

「劉未想燒死我們!」

趙清儀恨聲道,「他找不到《起居錄》,又人之將死,什么都顧不得了!」

「怕不是如此。」

蕭逸臉sè也是鐵青。

「他開始覺得我們對劉凌的影響,要大過自己的……」

張茜原本還滿臉愁容,見外面火光沖天,立刻清醒了過來。

「快快快,快去找帕子多疊幾層,用水澆濕捂住臉面,火不怕,怕的是煙。現在得想法子自救才是!」

至於師兄什么的,反正他只是回鄉了,等日後有機會,讓劉凌去尋就是!

***

宮中突然起火,起火的又是西邊,一開始幾乎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臨仙的皇宮處於臨仙城的正中,對應著四個方向,除北面是禁衛軍大營的方向,東宮毗鄰達官貴人居住的內城,已經荒廢的西宮毗鄰百姓做買賣的西市,南面則是正對著內城。

而臨仙城,晚上是休市加宵禁的,這也意味著西市沒有多少人能察覺西宮起火了。

然而當火光沖天而起的時候,即使是瞎子也看出了宮中有變,在夜sè中,火光那么明顯,看得人心慌慌,不停有京官爬起身,穿好外出的朝服,騎著馬就直奔內城宮中。

有些人還擔心是京中有人造反,又或者是宗室或方黨余孽在京中起事,不但自己起來了,還叫醒了家中所有的家人,准備好護身的武器和甲胄,隨時准備進宮救援,順便保家護院。

然而等這些滿心赤忱的官員們奔到了內城之後,卻發現內城大門緊閉,牆頭上站著京兆府的府尹馮登青,對著城外的大人們朗聲安撫:

「諸位大人,請休要驚慌,本官已經入宮問清楚了,只不過是年久無人居住的西宮荒草太多起了火,宮中已經有人去滅火了,沒有什么大事情,各位大人還是回去安歇吧!」

「馮登青,不是你說沒事就沒事的,我等必須入宮見駕!只有陛下無事,我等才會回去!」

「就是,誰知道宮中是不是生了變,你又是不是信口雌黃!」

「快快快,你不放吾等進去,明日小心吾等參你一本!」

馮登青在內城的城頭上被罵個狗血淋頭,有些哭笑不得地摸了摸鼻子,從善如流道:「好吧,諸位大人執意要入宮,下官也只能讓道。城門官,開門!」

只是他這么攔了一會兒,西宮的火勢更大了,幾乎把整個西邊都映到通紅的地步,讓人越發覺得觸目驚心。

隨著一聲「開門」,一道身影騎著高頭大馬如風般首先竄入了內城,入內城不得騎馬奔馳,可這人大概是太過著急了,連這個都顧不上了,就這么不管不顧地沖了進去。

京兆府的差吏和城門官們都駭了一跳,剛想派人阻攔奔馬,卻發現馬上的騎手是一向深居簡出的宗正寺卿呂鵬程,猶豫了一會兒,居然沒敢阻攔。

待呂鵬程一騎奔出了老遠,其他許多原本准備下馬步行的朝官們也就紛紛效仿,哪里管什么規矩不規矩,都跟著駕馬而入,一邊騎馬,一邊還議論紛紛。

「不愧是有血緣的,平日里沉穩極了,到了這個時候,比誰都急。」

「看呂寺卿衣冠不整,說不定衣服都沒換就這么出來了。」

「原來呂寺卿的馬騎的這樣好,為什么平日其他同僚請他去打獵,他都說自己不jīng騎藝?」

可惜呂鵬程對這些議論都充耳不聞,幾乎是以要跑死馬的速度直奔入宮城,跳下馬就拿出自己的官符。

「下官宗正寺卿呂鵬程,有要事要進宮面聖!」

「大人是為宮內起火來的吧?剛剛陛下已經派人送過手諭了,說是西宮只是偶然起火,燒不到外面,現在救火也來不及了,干脆就給它燒完重建……」

幾個宮內的內侍訕笑著解釋。

「左右西宮里也沒有人住……」

「誰說沒有人住!」

呂鵬程一聲怒吼!

「讓開,別耽誤我面聖!」

就是因為皇帝送過了手諭,才十萬火急!

「這……您又沒有奉旨入宮,又沒有詔令……」

幾個侍衛面面相覷,不敢放他進去。

後來居上的官員們聽到了,心中大定之後也開始勸解。

「既然陛下都下了手諭說沒事,那應當是沒事,宮中失火雖然麻煩,但廢宮起火也沒什么……」

「就是,知道陛下無事就好,我們還是回去吧。」

呂鵬程臉sè一青,三兩步走到一個侍衛身邊,低聲和他說了幾句什么。

那人呆了呆,似是不敢相信,又覺得是天上掉了什么陷阱,望了幾下頭後,一咬牙。

「好,我給您去通報!」

紫宸殿。

劉未一夜未睡,等候著西宮送來的消息。

他讓金甲衛們從西市翻牆而過,又吩咐西門的侍衛給他們方便,得手自然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

劉未這次執意不再姑息,連里面住著是誰都不管了,至於《起居錄》、蕭家兵馬的秘密,《九歌》的秘密等等,他都不願再等。

這些人根本就是不可能束手待斃之人,莫聽張太妃說的那么凄慘,只要給她們一點機會,她們就唯恐天下不亂。

沒一會兒,西宮火光終於沖天,劉未聽到岱山的回話,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開始有條不紊的安排著之前預定的計劃。

東宮已經被金甲衛封鎖,老三便是長了翅膀也飛不出去,宮中四門差了侍衛打了招呼,京兆尹也在主持大局,必然不會生出什么亂來。

靜安宮更是有層層把守,連只兔子都蹦不出來,除非她們有遁地逃生之能,否則就是燒死在里面的份兒。

就在這時,岱山匆匆入內,在皇帝耳邊悄悄說了些什么,引得幾個宮人十分好奇,卻不敢湊近了去聽。

只見得皇帝聽完岱山的耳語之後臉sè大變,連忙屏退其他宮人,令人召呂鵬程入內。

不過是片刻功夫,呂鵬程氣喘吁吁地跑進了殿中,一下子癱軟在地,跪坐在地上,長聲大叫。

「蕭家在外面還有兵馬,除了蕭太妃,無人知道蕭家掌著兵的人是什么身份,又在哪里,陛下不可燒了西宮!」

岱山看了眼劉未寫的東西,垂目道:「陛下說,他貴為天子,握有天下兵馬,豈有懼怕蕭家余孽之理?」

「《起居錄》怕是在外面,如果趙太妃一死,起居錄就要傳遍天下了!」

呂鵬程氣喘吁吁。

「陛下說,《起居錄》之說不是無稽之談,三殿下肖似□□,便是最好的佐證,實在不值一哂。」

呂鵬程早已料到皇帝不管不顧燒了西宮,是覺得如今什么傳聞都已經傳出去了,有沒有《起居錄》都沒辦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恐怕已經到了瘋狂的邊緣,只能咬牙從懷中取出一本四四方方的冊子,顫抖著聲音道:

「陛下,這是臣從太後那里得到的譜牒玉冊,上面記載的東西是薛太師親筆所錄,當年宗正寺卿做的旁證,如果陛下願意下旨立刻讓開西宮四門,派人救火,臣,臣就……」

劉未到吸了口氣,眉毛一挑,伸手正准備指向呂鵬程說什么,卻見呂鵬程將玉冊打開,伸手抓向其中幾頁,厲聲叫道:「陛下也知道臣的身手,如果您想硬搶這譜牒,臣就將這譜牒毀了,讓您百年之後無譜牒入葬!」

譜牒、墓志、壁書、碑文,向來是記錄一位君王生平的最好證據,代國從高祖起,帝王下葬便是四者皆有,以示正統,劉未一生的心結,莫過於此,此時聽到呂鵬程的威脅,頓時又氣又急,一張臉忽而赤紅,忽而煞白,看的一旁的岱山擔心不已。

劉未只恨自己此時有口不能言,恨不得把滿肚子話全吐給自己這位舅舅聽了,什么威bī利誘統統上來都好,就為了他手中那小小的冊子。

呂鵬程卻咬死了皇帝根本不可能在這關節做出什么,只能妥協,或是干脆拿出什么都不管的魄力。

無論是哪一種,明日之後他的結局,都不會太好。

但呂家的結局,卻又未必了。

劉未心情激盪之下,喉嚨里嗬嗬之聲不絕,伸出手掌急切地想要抓那譜牒在自己的手里。

一旁的岱山看的眼淚都快下來了,尖細的嗓音在殿中響起:「呂寺卿,您這是何苦,您可是陛下的親舅舅啊,為什么不幫著陛下,卻幫著外人?西宮里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讓您這么bī迫陛下?陛下,陛下他如今已經是病入膏肓,您就不能隨他一回嗎?」

他幾乎是一直照顧著劉未長大,看著他從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步步長成如今名副其實的帝王模樣,又見著他不生不死,猶如廢人,他雖是一宦官,將劉未視若親生,心頭的痛苦比其他人更甚。

如今見呂鵬程又拿他最大的秘密威脅他,岱山連咬死他的心都有了,心中的恨意更是不停升起。

劉未又哭又笑,又急又氣,拿起紙筆匆匆寫下一紙手諭,蓋上自己手邊的御印,右手顫動著遞給岱山。

岱山拿著那手諭,見上面的內容正是呂鵬程要求的,知道皇帝終於是沒有抵擋得住這個誘惑,甚至連為兒子清除以後可能的桎梏都顧不上了,眼下只想看到那本譜牒,只能含著對呂鵬程的恨意,小心翼翼地揣著那張紙走到了他的面前。

「呂寺卿,老奴只是個閹人,斷不可能在武藝高qiáng的您面前弄出什么花樣,還請您拿那本譜牒給老奴,老奴就將手中的手諭和您交換。」

他把那紙在他面前晃了晃,讓他看清上面寫的確實是那些內容無誤。

呂鵬程伸手遞出譜牒,兜手就將岱山手中的手諭拿了過來,岱山年紀雖大,卻很是jīng明,趁著這關頭也搶下了譜牒,兩人一來一去,雙方要的東西都已經到手。

只見岱山連退幾步,害怕呂鵬程仗著身手過人又搶了譜牒,反手就把手上的冊子拋給了龍床上不得動彈的劉未,而呂鵬程也是拔身而起,絲毫不敢耽誤地握著那張手諭就奔出殿外,顯然是去頒旨去了。

接到譜牒的劉未哪里還管的上呂鵬程能不能救下西宮里的人,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將記錄著上代皇子名錄的譜牒打開,翻到其中那幾頁,連觸手去摸都覺得會碰壞了上面的字。

岱山見皇帝抬起頭來,無言地喊了聲「燈」,連忙拿起案旁的琉璃盞,為他舉高,讓他看的更加清楚。

其實皇帝的眼睛已經差到不行,即使靠的很近,也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些痕跡,可他依然不依不饒地趴在那幾張紙上,撫摸著泛黃的紙張,雙手不住發抖,抖得那冊子也跟著在被子上滑動。

岱山掉著眼淚,舉著宮燈,看著皇帝嘴巴不停翕動,那口型的形狀是「是未,不是意,是未,不是意……」

劉未猛然抬起頭來,喉嚨里嗬聲大氣,竟嘶啞著嗓子,硬生生嘶吼出一個「未」來。

岱山眼淚奪眶而出,那宮燈一時沒有拿穩,哐當倒地,他竟完全管不到地上琉璃盞的碎片,一膝蓋跪了下去,跪在皇帝的床頭哭著連連點頭。

「是,陛下,是未,記的是皇長子劉未,記的是您的生辰!老奴眼睛不花,老奴看的真真的!」

他擦著眼淚。

「是太後騙了您,不是您的錯,薛太師和上任的宗正寺卿都查明白了,您確實是皇長子,是先帝的嫡長子!是太後騙了您,是太後騙了您啊!」

劉未握著那譜牒,臉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眼淚暈著滿眶,卻怎么也落不下來。

他一生的命運似乎就是個笑話,明明是貨真價實的龍子,當年薛太師明明已經查清了,只要糾正他們的錯誤就行,事實上,薛太師可能已經知道自己出了錯,想要盡力彌補,所以才記下這譜牒,卻因為母後執意要鏟除所有反對她的力量,將錯就錯的以「勤王」的名義召集天下兵馬入京,將薛家屠戮了個干凈。

他想起年yòu時,他以弟弟劉意的身份被護在薛太師那里,看著他指著母親大喊:

「吾等難道是為了爭權而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嗎?正是因為陛下不仁、混淆血脈,使後宮沆瀣一氣、混亂不堪,吾等才有此一搏!如果坐在這帝位上的人無法服眾,日後不過是又要將這局面重來一回罷了,吾等正是為了殿下日後不遇見和今日同樣的事情,才執意不讓他登基!為帝之艱難,又豈止是坐上去而已!」

他想起那位耿直聞名的趙太史令為了謝罪,自刎在他們面前,鮮血濺滿一地……

他想起蕭家忠臣良將,最終引頸就戮……

他想起曾為他醫腿的張太醫和張太妃……

「啊……啊!啊!」

劉未揪住自己心口的衣襟,瘋狂地嘶吼了起來,口鼻七竅中不停涌出鮮血,嚇的岱山一聲尖叫,連忙奔出寢殿。

「來人!傳御醫!傳三殿下侍疾!來人啊!召門下侍郎進宮,禁衛軍統領進宮!速速去人!」

劉未手中握著那本譜牒,將它攥的死緊,就著口中噴出的鮮血,在身邊的床單上寫了幾行字,臉上帶著奇異的微笑,閉目側卧而去。

待到岱山進來,劉未已經口鼻流血,氣絕而亡,只有手邊的床單上寫著幾行字,其字血跡未干,斑斑點點。

岱山不敢置信地搖動著劉未的身子,頓時失聲痛哭,剛剛哭泣又想起眼淚可能會弄花了床單,只能qiáng忍著眼淚又直起身子,壓抑到身子都在劇烈顫抖的地步。

那床單上的鮮紅漸漸轉為褐紅,卻依舊刺眼至極。

「傳位三皇子凌,諸王不必入京。」

「秦王無罪。」

「切記,治天下者惟君,亂天下者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