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努力勸說老師(1 / 2)

人對生病帶有天生的恐懼的。醫生說體檢,很多人不願意。怕一查出來就是要死了。這種思想,在人群里頭是非常多的。

醫生對這類患者也沒法。只能等發病了再來治,能不能治,醫生也只能盡力而為了。

聽著家屬的牢sāo,謝婉瑩記得孫老師的提點,半個字都沒應,一切聽從譚老師的指示。

見她查完,譚克林走過來,給患者摸下包塊。

老師比起她這學生的動作不用說,老練的很,直接手指一壓,觸到包塊立馬放手,秒結束查體,結尾來一句:「起來。」

譚老師是高年資醫師,肯定是摸一下感覺怎回事行了,不像她這個學生在珍惜練手機會。反正,最終什么結果,手術後才知道。

兩個病人兒子扶起老母親,給老母親拉拉衣服和褲子,確實顯得十分孝順。

時間緊迫,第一個病人已經去掉十分鍾了。於是謝婉瑩再次接到了老師眼角的余光:你怎說?

譚老師是要考她吧。趁病人和家屬在檢查床邊磨蹭的時候,謝婉瑩低聲回答老師:「我覺得還行。外院做的檢查暫時沒有轉移。我摸著也不像有轉移了。而且,不做的話,患者如果因為腸梗阻去世會很痛苦的。」

有時候,醫生做手術,是要為病人臨死前的痛苦考慮考慮的。說高齡患者做手術或許是折騰,可學醫的也知道因腸梗阻死的病患有多痛苦。肚子像被大石塊堵住了一樣,只能在床上輾轉而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