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醫生的同情與理智在拔河(1 / 2)

「患者現在的情況怎樣?」

其他人見是沈景暉在過問,先停下了討論,聽謝婉瑩怎么回答。

「我這兩天有叫她爸爸帶她過來。這孩子雖瘦但血氧不低,和一般腫瘤晚期患者不太一樣。」謝婉瑩分析。

臨床醫生對病人的直覺很重要。只是一個實習生不可能有臨床醫生的jīng准經驗直覺。

「你們有其它建議嗎?」沈景暉問其他人。

「可以先收,如果到時候病理結果出來還是必須先做化療,病人家屬能同意嗎?」有醫生提出了新的質疑聲。

「化療後你必須保證她可以做這個手術,否則的話,家屬的配合度是個問題。」李教授再敲重點。

「要論這個病的預判是誰比較專業,肯定是兒童醫院的醫生。」其他醫生不知不覺中繞回去了開初的想法。

「你怎么想的,謝醫生?」高釗誠問回小師妹自己本人。

謝婉瑩想了想,說:「前輩和老師的顧慮在於認為我的直覺沒經驗可能是不太對的,所以這個病人開刀的風險太高,有可能治了沒好過不治。」

要是一個老教授如李教授代替她說話,定沒人說老教授的感覺不對,收了病人開刀了。無論如何,實習生的話需要打多幾個問號的,因為實習生剛起步沒臨床經驗,哪里來的准確預感。

這個病現階段證據不太足,只能看醫生的某些臨床預判支持不支持冒險了。有把握的可以冒,沒把握的不願意嘗試。普外二的醫生做這種小兒病例少,自覺對這個病的預判沒有把握,因而會更加尊重兒童醫院醫生的想法不願意冒這個險。

說小雅智的手術和老太太的手術爭執點還不一樣。老太太的手術大家擔心的是不能做下來。小雅智的手術是做了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