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討論同學的病例(1 / 2)

吃完飯,陶智傑抽出趙兆偉同學的病歷放到了茶幾面上。

其他醫生見著,先不說話了。今早大伙兒被湯主任痛批了頓,心里頭悶著呢。一幫醫生想不通這個醫學生怎會這樣,比普通患者更難管。

「最難管的病人本來就是他這一類。」陶智傑對下面的年輕醫生們語重心長地說,可見他對這種狀況早有所料。

普通老百姓肯定想不到,醫生管生病的醫生才是最難的。很簡單的道理,什么都不懂的話,傻乎乎過去了,只需要聽從醫生的話。醫生生病,自己懂是怎么回事,越懂越容易多疑。

「我錯估計他了。」何光佑承認陶智傑不在的時候自己在這件事上的疏忽,「他爺爺以前也在科室住過院治療,可沒他這么多奇奇怪怪的疑心病。」

「他疑心什么?」

「他疑心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和他說,打這個針先控制感染。他說好,過兩天說我們了,說怎么感染沒有控制下來打的什么針。我和他解釋,你血液里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指標掉下來了,針有效果。可他死活不信,非要我們改葯。抗生素怎么能亂改,需要打夠一個療程的。」

邱瑞雲chā個嘴補充:「他在意的是身上的黃疸。認為黃疸消退了才是好。至於感染指標反而不太重要。但是,對我們醫生來說,肯定是感染指標要先控制下來,不能讓他的肝內膿腫再大了。黃疸會慢慢消退的。他的總膽紅素其實不是很高。」

仔細聽取下面人的匯報後,陶智傑望向了兩個新人:「小宋,要不你先說幾句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