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1513】事實如此(1 / 2)

這個時間里頭及時做手術足以挽救垂死的心肌細胞,讓患者心功能不受到致命影響。否則的話,無論是不是大面積心肌梗死,心肌細胞死了的話,會產生無法恢復的一堆心功能後遺症,譬如心臟瘢痕形成心臟結構重構導致的永久性心衰,房

室傳導阻滯心律不齊引發的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可以讓患者終身吃不消。放到蕭樹剛身上,冠狀動脈受損里頭血栓形成,是隨時要心肌梗塞了,醫生必須是為他盡快疏通心臟血管的,避免心肌細胞死亡後形成上述一系列並發症。考慮到同時他身上有其它病症存在,如肺動脈血栓一樣風險很高,會叫他致命。下肢靜脈不排除的血栓以及心房結構可能有變化等因素,讓介入手術醫生在外科

不能兜底的情況下根本不敢動手。醫生說了一堆解釋的話一方面解說了醫學的難點,另一方面是預告了患者悲慘的未來。果然尚思玲沒法接受老公未來如此悲催的事實,追著蔣醫生問:「你讓

我老公等?等什么?他在這里住院治療,結果你們醫生讓他等他自己好?他要是自己沒法恢復過來怎么辦?」

家屬的話是有一定道理。蔣醫生低著頭,靜等家屬發泄完情緒再說。平心而論,作為醫生他和何教授也想給患者積極治療。醫學上對一個患者的治療效果用詞是很謹慎的,痊愈醫生都不敢寫,一般只敢在病歷上寫臨床治愈。沒有醫生敢打包票疾病絕對不再復發,不敢寫根治。這樣的用詞其實是體現出醫生意圖救人治病治傷的遠大追求,希望終有一天醫學真的可以包治百病,給病人

痊愈和根治的機會。

蕭樹剛的情況,臨床治愈的效果都達不到,最好的結果只能是好轉。主治醫生對此是抱有遺憾。有機會追求患者臨床治愈希望可以接近痊愈,是醫生會積極尋求技術解決方案。何教授和蔣醫生自認盡力去找各方力量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