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早年的事(1 / 2)

杜爺爺早年腦血管意外後肢體癱瘓,在家里長年卧床需要有人照顧。自己父母年邁照顧爺爺越來越吃力。杜海威和他太太因此搬回來住一塊照顧老人家。

「杜醫生的太太唐老師是我們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是你認識的金醫生的導師。」李曉冰繼續給小師妹介紹這一家子,「他們的兒子現在和魯老師的孫子是同學,都在北都醫學院念書。」

學生能了解下老師的情況是有好處的,不說拍老師馬pì,可以避免在不知情下鬧出什么蛾子出來。

說來國協的人才在那幾年是流失慘重。好比張華耀去了國陟,發生的時間比杜海威跑去北都三要晚一些。杜海威之所以跑去北都三,和張華耀是差不多的緣由和動機。國協那時候一家獨大,頂尖人才全在國協。國協自己單位里太卷了。造成一些人在外部人員的鼓勵下,出去闖另造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出來,能和自己父母齊名而且不用背負走自己父母後門的罵名。據說那會兒同杜海威一起出走北都三的還有一名女學霸,叫黎雨恩,現在同樣是北都三的婦產科權威專家。

產科和心xiōng外科因此中年醫生斷層了一代,導致有點兒跟不上競爭對手進步的節奏。這是老一代國協老師們口里說的陣痛。好在吳院長上任後一直在力攬狂瀾了。

其他人聽著李曉冰說這些話,想著想著好像有點兒哪兒不對勁。

朱會蒼扶扶眼鏡說一句媳婦:「你不會是想著到時候要是在家里突然生產了,能讓瑩瑩去叫杜海威過來幫你接生吧?」

一群人聽完朱會蒼的話,齊齊被嚇一大跳:別了,孕婦最好乖乖在醫院產房里生產最安全。

李曉冰的手捂住嘴巴快被老公的話笑死了,她真沒想到這個。只能說,自己老公內心里是比她緊張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