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風險高(1 / 2)

是,介入手術的導管至多只能放到眼動脈近端這里進行打葯或放支架。如果是這些地方堵塞,不用多說,在這里放導管和支架是有機會的,取栓溶栓效果是比較好。

導管和支架受限於血管直徑送不到視網膜終末供血血管,只剩下旳溶栓葯能不能通過眼動脈准確抵達視網膜動脈的堵塞位置上溶掉,或許可以。只是如果溶栓葯可行,何必去做這個介入手術,直接打全身靜脈一樣了。

胡醫生的眼科主治醫生作為行業內的大佬,清楚這些手術的根底,不會欺騙胡醫生這樣的同行。經初步檢查判斷胡醫生這樣的栓子在末端的可能性很高,做取栓支架怕是沒能成。

任何手術均有風險。

人家國外早做過研究了,靜脈溶栓和介入局部溶栓的治療效果區別是無差異性的。這是第一。第二是,眼科的這個介入手術風險是非常之高的,比靜脈溶栓的不良發生率高出整整百分之幾十。

眼科的這個介入手術也不是眼科醫生來做,是眼科醫生在現場做協助,要有內科介入醫生來做。從上述手術不良發生率可以看出,這個手術對介入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非常之高。

你想想,國內的介入手術至今在追趕國外,介入手術醫生的培養可以說未達國外標准,真正有真正這種眼科介入技術水平是很少的。人家國外專家都做成這樣,你在國內想找這樣有保證的專家醫生寥寥無幾。更何況,胡醫生是極其少見的雙眼發作不是單眼,介入手術的危險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