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心態不一樣(1 / 2)

女兒對婦產科不感興趣。

這句話讓孫蓉芳恍然記起了幾年前。那時女兒在表姐家里說了想當什么科的外科醫生,好像不是婦產科,讓周若梅就此大發雷霆。

「她學習能力很好,不是技術問題能力問題。」曹昭緊跟上,給謝媽媽解釋清楚自己話里的含義,「醫學生選擇就業科室,更重要是要看准自己的性格適合在哪個科室工作。每個科面對的專科病種不同,面對病人的群體不太相同。像婦產科,瑩瑩去過後應該有體會婦產科這個科室對醫生的某些特殊要求。」

曹二哥說的,應是指她去婦產科前已經聽師姐們介紹過的情況。說到產科醫生要做到像患者的爸爸媽媽一樣照顧患者的心理。去到北都三後,她確實在臨床上親眼見到老師們像爸爸媽媽安撫心理脆弱的產婦們。

「是什么心態?」孫蓉芳問。

「她跟的杜老師,被人叫做產科爸爸。」果然曹昭這樣說。

「你意思是像爸爸媽媽的心態?那完了。她像個孩子。」孫蓉芳果斷拍下大腿自認女兒這點不過關。

其他人被謝媽媽的話嚇了跳。

「古人說過,沒成家立業前的人像個孩子。」孫蓉芳道,自己女兒沒成家,沒結婚的。

「不是這樣。」曹昭不禁一樂,給謝媽媽繼續說,「不是說做婦產科醫生必須結過婚生孩子。我們國內有終身不婚的婦產科醫生,他們把自己獻給了醫學事業至死不渝,在學術上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