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什么人才好(1 / 2)

「曹昭做她二哥。我們和曹昭關系很好都可以當她哥哥。」伍滿仲繼續自我推薦。

知道對方是什么人,問題什么時候她需要一堆哥哥了?完全沒聽過她有這個需求。曹勇一口替她拒絕掉:「沒這個需要。」

「曹勇,小弟弟小妹妹很喜歡有哥哥姐姐罩著的,越多越好。」伍滿仲勸著他。

沒覺得。他曹勇自己有兩個親哥的人生經驗,沒這個覺得。

話說他二哥這幫兒科大佬朋友對他宣傳想做她哥哥是想干嘛?曹勇貌似能感受到對面那種蠢蠢欲動感,這群人估計只差自己揭穿自己的皮。

想玩是不是?

這大概是一個冷知識了。兒科醫生的性格和其它科一樣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兒科里能干的好的醫生,首先需要和小朋友能做朋友的。如何和小朋友融合成一片,說實話聶加敏這種大佬事事關心像老媽子,真不叫能和小朋友毫無溝通障礙。聶加敏只是技術過硬手術做得好。

在吳院長的想法里,技術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能玩得轉兒科即能玩得轉小朋友。為什么如此要求。國內這個醫療環境不像國外,按鬧分配厲害。兒科為糾紛重災區,在兒科的醫患關系中,先不說這個醫生技術如何,只要兒科醫生未能第一時間搞定小孩子讓他配合你去做任何檢查和治療,一個普通病的患兒都可能讓兒科醫生栽了。

經常會發現兒科醫療糾紛中很多不是疑難雜症而是普通病,只是醫生搞不定患兒搞不定患兒家屬。之前說過了,兒科導火索是人類yòu崽,兒科醫生控制不了這個導火索的話,控制不了醫療環境局面遲早會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