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不要責怪(1 / 2)

如果一次食物喂養不當,更常見的是急性食物中毒或是異物誤吸窒息。

孩子媽媽是見到醫生檢查出什么急著說什么,忘了按照醫生的問話回答問題。這種現象之前見過了,謝婉瑩把孩子媽媽的注意力拉回來,再問一次:「他什么時候開始吐的?」

孩子發病的時間點很重要。

孩子媽媽努力回憶著。說到小孩子吐nǎi吧,很多小孩子從小都有,導致有些家長一開始沒重視異狀。直到孩子越吐越厲害才知道事兒大了。

「可能是昨天,或是今早上?」孩子媽媽磨磨蹭蹭道出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對此醫生心里早有數了,孩子家長提供的信息有可能會有偏差。確實不能怪家長。好比李師姐說了自己一孕傻三年。寶媽不容易的,懷胎十月生完孩子後未輕松過的。孩子餓了就哭,一有不安就哭,不分晝夜,讓大人晚上睡不好覺。這個寶媽算幸運了,沒得產後抑郁症。

一個好醫生是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一出問題責備家長。這是謝婉瑩聽自己媽媽說的。孫蓉芳有這個感悟,是來了趟首都以後見到首都的醫生們細心對待她生病的兒子被感動到。

「沒事。」謝婉瑩先安慰句家長說。

孩子媽媽擦擦額頭的汗,問她:「嚴重嗎,醫生?」

急送孩子來醫院的家長,一般是未緩過勁兒來,即是腦子有點不清楚實際狀況呢。事實是自己都看出孩子不對勁,心里必須有所准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