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合適的檢查手段(1 / 2)

采取醫療手段之前非搶救情況下要趕緊先明確診斷。

懷疑腸套疊選擇做輔助檢查的話,以前教課書上通常講的是用鋇餐。

這是由於那時候b超機缺ct機缺,唯獨只有x光機資源比較充沛。

醫學技術的進步讓醫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進而淘汰掉那些不合適的檢查方式。

如鋇餐,其實很不合適,因為腸套疊引起腸梗阻,你再打鋇餐無非是加重腸梗阻。

ct有輻射,首選b超快捷方便。

首兒的急診科里設有b超室。把孩子抱過去做一個最快了。

幾個人抱著孩子來到b超室。由於這患兒情況比較急,給其他排隊孩子和家長解釋下,直接chā隊到前頭去做檢查了。

腸套疊典型症狀四個。一個是陣發性腹痛表現為孩子哭鬧繼而安靜。第二個是嘔吐,這個孩子有。第三個是果醬樣大便即帶血黏膜便,這患兒沒有。第四個是臘腸樣腫塊,有。

四個症狀只有兩個,只能叫做初步懷疑,儀器輔助檢查必須的。像嘔吐和臘腸樣腫塊為腸梗阻的跡象,不一定為腸套疊所致。譬如臨床常見的另一種孩子病蛔蟲病。蛔蟲團塊一樣可以引起腸梗阻,只是發病年齡一般比較大為大童,但是確實這個病通常沒有血便。醫生的手摸腫塊的話,蛔蟲團的話表面是條索狀的。說是這樣說,靠醫生手摸的感覺,每個醫生手感不同,真像薛定諤的貓說不清了。

b超檢查是直觀多了,根據腸套疊的原理,b超可以檢查出一個大環套小環的現象,叫做同心圓征。

臨床醫生圍著b超醫生後面站著跟著看。儀器屏幕上出現兩個低回聲團套在一塊,中間有一個高回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