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誰進去(1 / 2)

在復位cào作過程中患兒的表現可以幫助醫生判別異常。只要患兒不是鬧得凶不影響到醫生cào作,基本不用鎮定劑。

今判定下來,患兒暫時無需打鎮定劑。

楊醫生戴手套給要chā的肛管抹上石蠟油。

從肛門chā入的這條特殊氣管為氣囊肛管,英文名foley管。

石蠟油潤滑後的肛管chā入肛門會比較順當,chā入的話不能直到肛門,要chā到直腸去,否則一打氣太淺太容易跑氣。名字為氣囊肛管,說明其是帶了個氣囊。chā到既定深度後,助手在氣囊內注入20毫升氣量把氣囊鼓起成小球狀堵住肛門,防止掉管子。

打完氣囊固定好肛管,楊醫生兩只手再收收患兒的兩側小臀部夾穩肛管。

肛管chā好,正式往腸子內打氣時醫生需在透視下進行。

楊醫生帶助手就此返回cào作室。

檢查室內獨留年yòu患兒一人不行,患兒年紀太小得有人在床邊看著。

翻下床要出事,必須有人在檢查期間站在檢查床邊保護患兒安撫患兒。通常來說,醫院會讓家屬進去陪伴患兒。患兒對家長最熟悉最信賴,家長在能避免患兒不安。

今日這幫病人家屬情緒不穩定,讓家屬進去怕出個什么亂子。必須讓家屬在外頭等,由醫生助手進去陪患兒。

魏尚泉同學率先自告奮勇:「我進去。」

有他們班男生在,不會讓唯一女生進去吃輻射的。

「你行嗎?」段三寶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