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3】回憶起自己(1 / 2)

讀過書是不一樣。原來家里她爸爸對她的事好像比較漠然,她媽媽比較焦急,真不是她一家情況特殊。大多數家庭里頭,男性的反應和女性不一樣,表現較為沉穩。和產科爸爸的說法一致了。

「排到其次的,是孤獨感。」

家屬一樣會孤獨,是不是叫人吃驚。病人家屬沒有患病,如何孤獨了?

「家屬陪伴病人,自己需要支持病人,但是如果沒有人支持家屬的情況下,家屬在社會上實際上是孤軍奮戰的狀態。」李亞希說到這兒想到自己媽媽以前如此逃避她住院的現實,不來醫院陪她,唯恐是這個原因了,加上下面要談及的第三個家屬心理特征恐慌。

不要以為只有病人面對生死會恐懼。家屬面對家人死亡的恐懼感是外人難以想象的。不是自己會死,可看著家人死,好比一戰士見到戰友在自己面前要死了一樣。

可以說生命怕孤獨,孤獨和恐慌是並存的。

再有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家屬情緒,是今天張立和柳金垠表現出來的「敵對」了。

是不是越加叫人意外到極點。

敵對是一種臨床上司空見慣的家屬心理特征。莫怪臨床老師們早對此佛了,因為懂科學。

敵對這事兒首先肯定和認知有關。非讀醫學的對醫學了解是比較片面的,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謠言流傳抹黑,部分家屬本身抗壓能力弱。綜合以上三個其它因素,要轉變為敵對情緒實在太容易了。而且,敵對情緒還不一定針對醫務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