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全方位防止疏漏(1 / 2)

醫學就此要進行理性地科學分析去論證了,經過很多醫學家的研究並得出醫學圈的共識。撤掉機器後人體的自主呼吸心跳沒法恢復的這部分患者,原來是由於人體大腦最重要的腦干部分死了並且無法用醫學手段逆轉,所以叫做腦死亡。

醫學家再發現,缺血缺氧會導致腦死亡。如果及時搶救,大腦在一定時間內得到血液重新guàn注營養是有可能恢復機能避免腦死亡的。

綜上所述,腦死亡有個時間差。搶救的時候上機器為了搶救腦細胞沒錯。如果機器時間上久了但是患者一直沒法恢復自主呼吸心跳,是大腦死了,始終是人死了。

腦死亡的爭論點於是回到這個時間差是多久。這個時間差長短正是社會上各種觀點大碰撞的原因。你科學沒有辦法去斷定具體個人這個時間差長短的話,有可能誤判患者死亡的。

統計學上有些大數據,是沒法具體歸類到個體的。有的人這個時間差是長些,有的人這個時間差短些。不要小看這一分一秒的時間差真可能斷人生死。

要讓腦死亡擁有充分的事實論證,必須回到原點。醫生要找到證據論證這個患者的腦子死了,而不是只看時間來說話。

放在以前,神經專科醫生有這方面的專業性,是屬於最符合去找證據來判定患者是否為腦死亡的人。問題是,臨床人力不足的問題太常見了。為了彌補人力不足不方便等問題,國際上通行做法是定下腦死亡的判斷標准,無需專科醫生只需臨床醫生,經過短期培訓通過資格考試後可以勝任。

就此可能有人會再懷疑非神經專科醫生究竟能否判斷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