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5】張力(1 / 2)

記得有一陣子,不知道是從哪兒開始刮起的一股臨床歪風邪氣。部分患者怕縫線怕到不得了,無論大小手術前非要纏著和醫生說你得給我好線,要能在人體內吸收的。這群人是怕了在自己體內留異物了。也不知是哪里聽說到的謠言,說體內留了這些縫線會死人的。

想也知道這種說法不可能成立。可吸收縫線是後來發明出來的。按照這個說法,以前的手術患者豈不是全被不可吸收縫線害死了。

在醫學上考慮用何種縫線,第一步醫生要思考的絕對縫線不是能不能被人體吸收,而是縫線材料的抗張力qiáng度。

關於人體組織的張力,從第一台手術用拉鉤時我們說過了,打麻葯後只要活著組織在活動始終存在收縮的張力。

醫學上使用縫線縫合傷口,目的是要把口子的兩端拉在一起讓傷口愈合。如果縫線抗張力不夠qiáng,是不足以抵抗人體組織的收縮張力。這樣一來,吻合口兩邊人體組織反復收縮時,這股張力很容易直接把線拉斷了,導致傷口重新裂開,致使縫合失敗。

失敗的縫合有多可怕,口子再開,這不是要大出血?否則是漏液?傷口始終愈合不了,吻合口漏,反反復復感染,全身敗血症,真是要折騰死人了——醫生腦子里能想的全是這些更恐怖的事項。

部分患者害怕的所謂縫線留在體內會死人的傳言,如果指的是縫線感染,現在的縫線全是經過嚴格消毒,發生率太低。而且如果不可吸收縫線會有感染的風險,可吸收縫線一樣有的。可吸收縫線不是一縫下去立馬被人體吸收的,那一樣變成縫合沒意義了,要等傷口長好再被人體吸收掉的,這個過程短則數天長則一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