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9】責之切(1 / 2)

臨床上有患者之所以討厭部分年輕醫生如譚老師所言,這些醫生懷疑具體方向無能,只能撒網。患者如果對比有能力的醫生,會認為這種醫生只會開檢查其它不會,肯定拒絕讓你開檢查浪費我的錢。你不要以為我有錢也可以這樣來愚弄我。這是亞希媽媽這部分患者可想而知的心態了。

對患者負責任,不是平白無故開一堆檢查,給患者制造沒證據的心理壓力。你醫生認為我這個患者有什么問題,麻煩說清楚不要模棱兩可說著這感覺是怎樣。患者找你醫生看病是找科學的,不是你醫生說神弄鬼憑感覺開檢查。

劉笠承認自己技術不足,說:「我有跟她說,可以去找教授看。她自己有醫生朋友,可以給她介紹合適的教授。」

人家患者想去找教授看,需要有確鑿的醫學證據再去找。患者同樣怕去到專家面前,被專家噴一嘴子沒問題來找我?這樣繼續在專家面前看病嗎?不得重新回來找你?

再有,要分清責任。

「你管人家醫生朋友是不是專家做什么。」譚克林對表妹的說法越發皺緊眉頭,「她找的是你看病不是她的醫生朋友。你投資支股票,一樣需要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她的醫生朋友只是獲取她信息的一個途徑。你要弄清楚這點。她的醫生朋友不是她的主治醫生,不用對她的病情負任何責任的,負責任的是你。你是不是覺得她狡猾?她的醫生朋友一樣狡猾是不是?」

是。劉笠心里知道自己最不爽的正是這點。

「所以你腦子里在想什么?!」由於是自己表妹,更是責之切,譚克林要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