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7】風險猶存(1 / 2)

哎!有醫生嘆氣了。

最怕是這樣了。

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這個病,有個可怕的特點,若是在急性期病情每分每秒都可能突然變得不一樣。這樣的話,很影響手術時機和手術方式的。

簡單說來是,患者能不能做手術?可能上一刻鍾頭能,下一刻鍾可能手術方法需要改變,或是不能進行手術了。

之前國協心xiōng外科的醫生們為什么對「先斬後奏」跳腳,是這個緣故了。

如果問他們的專科意見,想你這種病路上風險太大,肯定直接建議不轉院,穩定住病人的生命體征再說。這病人特殊啊,是孕婦,一屍兩命,更不能隨隨便便轉的。

北都三的醫生不知這點風險嗎?

不是。

「我們梁主任建議他們家屬不要轉院的。但是家屬堅持轉院,說有醫生朋友在國協,建議他們轉來國協治療最好。」劉笠告知國協的醫生整個事情經過。

你說這幫家屬吧,不聽梁主任的話,估計是沒法接受病人病情突然惡化的事實認為北都三不可靠。其實,要追究北都三可以後來再追責的,先把患者的命保住要緊。家屬這是不懂醫學,聽不懂醫生講的醫學道理。

可患者的醫生朋友不一樣。作為醫生該懂轉院風險,該與北都三產科醫生充分溝通確定孕婦究竟適合不適合轉院再說。

結果是——沒有。

梁主任和劉笠從頭到尾沒有接到過這位患者醫生朋友打來的任何溝通電話。甚至這位醫生朋友直接說患者可以轉院了。

劉笠知道梁主任被氣到夠嗆了,也不問是什么醫生朋友大佬了。在梁主任心里應該想著,這種醫學同行,離越遠越好。你不打來電話,我懶得給你擦pì股呢。等家屬恍然大悟過來,你等慘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