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8】排除法(1 / 2)

「你看,醫生,它不抖了。」看到自己手腳不抖的時候,小伙子很開心,認為自己這個病問題不大,希望醫生趕緊宣判他無病。

是不是病,不是醫生說了算,是醫學證據說了算。醫生下診斷要依照醫學證據。為此每次見病人這種說法和表情時,醫生難耐苦笑。

不能說醫生不理解患者很想早點和病魔切割關系的心情,曹勇與病人商量著說:「要驗血,做頭部ct和磁共振檢查,再來進一步確診。」

「驗血我驗過了。謝醫生說我去驗了,血糖是正常的。」小伙子掏出和之前那位阿姨一樣的血糖檢查報告單,遞交給醫生查閱。

測出來的數值正常不正常,有點文化的老百姓基本自己能看懂一些,因為檢查報告單為了方便臨床醫生參考除了測算值旁邊印有正常值。數值不正常的話,檢查報告單上直接標異常。

這里要qiángtiáo的是,老百姓這個看懂和醫生的看懂不太一樣。老百姓是根據正常值做參照物來看懂的。血液檢查報告單和影像學報告單一樣,注明是需要臨床醫生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來做綜合判斷的。

等同於說正常值不代表這個患者肯定沒病,不正常值也不代表這個患者絕對有病。

說來說去,人體血液里各種成分的變化是波動很大的,測出來的值往往只反映某一短時間內病人的身體情況。住院部臨床上經常醫生讓動不動再給患者抽血化驗是這個緣故。

糖耐量檢查的話,你會發現無論是門診或是住院部,醫生是會要求部分病人做不止一次的血糖檢查,兩次檢查的時間點可能會安排隔幾天或幾個星期。此時醫生的腦子里考慮的是一些可能影響到檢查結果的潛在因素。

充分說明醫生對一個檢查結果的思考是多層次多方面的。

拿出這張血糖報告單的小伙子以為有了鐵證如山證實自己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