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2章 【3652】兩個字(1 / 2)

這里要說到一個問題了,應付人體同一個器官,介入手術的路徑多種多樣。尤其心臟這個器官很特別。心臟的特別在於,它本身內在的結構負責了人體的血液循環中樞,另一方面,它自己本人需要血液系統的營養和支持。因此它的結構內部連接身體大血管供

給全身血液,它的心肌外面布置的血管系統是給予它自身支持。醫生依照心臟的解剖特點(再次點名醫學萬事解剖為基礎)根據需要規劃出各類介入路徑。上次介入手術給這個病人安裝支架,介入路徑是走去心臟表面的

冠脈系統,走的是相對的心臟「外部」血管路徑。

這次安裝臨時起搏器的介入手術走的是心臟「內部」路徑,要走到心臟內部結構里放電極。

為什么兩者路徑不同呢?

要明確,治療的路徑奔的是治療的目的。

上次走「外部」血管系統是要解決上次「外部」血管系統「堵了」的問題。

這次放電極是為了刺激心肌。在這個治療目的之下,走「外部」系統沒優勢。

打個比方來說,走「外部」系統相當於是走錯綜復雜的巷道(血管)隔著巷壁(血管壁)去敲牆(刺激心肌),敲點顯而易見很受拘束。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走「內部」路徑好比走到牆(心肌)所在的房間(心室心房),四面都能敲。我醫生可以隨處挑,挑個最好的地方來打牆。

說到這里可能你會再問,走心臟外面的路徑「敲牆」一定不可以嗎?可以的,外科手術在心外膜放電極,正是在心臟表面放開手腳隨處挑來「敲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