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4章 【243】手法也難(1 / 2)

第4154章 【243】手法也難

不管怎樣,骨科醫生是骨科內行,是比骨科外行的清楚「主刀」及助手所需付出的力氣。

髖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不是說只有一種。

前脫位後脫位因解剖位不同,講究的手法不太一樣。哪怕同後脫位,一般常見的也有三種方法可供醫生選擇。

像問號法和提拉法,患者平卧在床上,助手是要固定好患者的骨盆。

第三種斯廷森手法,患者是俯卧在床,雙下肢呈懸空的狀態,助手同樣負責輔助固定患者的骨盆。

這三種方法有第三種顯而易見的突顯,可知骨盆固定這活兒並不容易。

最簡單的理解,問號法提拉法在患者身體完全不動時助手固定骨盆或許不費太大力氣,問題當「主刀」操作復位的時候固定骨盆還能容易嗎?

因人體是個聯動的機器,零部件一動其它相連零部件肯定會跟著動。

從這個最基礎的原理可以知道,現場骨科醫生們強調的操作者和助手要力氣足矣是有道理的。

當前的患者屬於一個平卧的狀態。

現場骨科醫生們判斷:「主刀」應是打算可能采用問號法或是提拉法。

考慮到問號法會有產生股骨頸骨折的危險性,現場骨科醫生們再次一致斷定「主刀」應傾向於采用提拉法。

猜是猜准了,自己堂哥溫君寶等是骨科名醫不是毫無經驗的醫學生,因而溫子涵醫生謝婉瑩醫生絕對沒想過看不起這群前輩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