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2 / 2)

封侯 高月 1273 字 2023-04-19

谷軌

三樓的一間客房內,三個年輕人正在慌不迭的收拾被子,今天是報名截止日,可他們都還沒有報名。

當然,他們並不是剛剛才來,現在才來就找不到客棧了,只能去短租民房。

他們十天前來到了京兆,已經有點晚了,客棧都很緊張,他們運氣不錯,在平安客棧內找到一間尾房,三人擠一間。

三人都是從成都過來,但他們並不是川人,都是北方官宦子弟,最年輕的晁清年約二十歲出頭,他是巨鹿晁家後人,著名詩人晁補之的孫子,另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叫做種桓,名將種師道的侄孫,第三個年紀稍大幾歲,叫做蘇策,是名相蘇轍的孫子。

三人都在成都府學讀書,是同窗好友,由於陳慶出兵占領了巴蜀,普遍讓巴蜀的士子不滿,很多優秀學子都不願來京兆參加科舉,寧願明年去臨安參加春闈。

但陳慶率軍在陝北大敗十萬金兵,斬敵七萬的消息傳到巴蜀,同樣讓無數士子熱血沸騰,開始有不少人改變了想法,紛紛收拾行李去京兆參考。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願意投身抗金報國的年輕讀書人自古就層出不窮,尤其三人都是官宦之後,更願意參加抗金大業,收復故土。

三人匆匆吃了早飯便出了客棧大門,晁清笑道:「老種,你是本地人,應該知道在哪里報名吧!」

種桓年約二十五歲,文武雙全,既能提筆寫文,也能上馬騎射,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儒將,繼承祖父的事業。

種桓嘿嘿一笑,「我只是小時候生活在京兆,早就記不得了,不過萬壽八仙宮我知道,我們到了那邊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三人攔了一輛牛車,坐上牛車向八仙宮而去。

報名點在京兆府學,這里不僅有府學,還有孔廟以及勸學署,勸學署是宣撫使府中主管科舉教育的官署,川陝兩地的教育都歸它管轄。

按照陳慶和朝廷達成的協議,巴蜀的教育辦學歸國子監管轄,宣撫使府的勸學署只是名義上的主管。

可實際上,國子監不願為巴蜀辦學掏一文錢,財政收入都在宣撫使府手上,教師的俸祿補貼,學校的維持等等支出都捏在勸學署手上。

所以才短短兩個月,巴蜀各州學校都認清了現實,開始敷衍國子監,而重點討好勸學署,勸學署的各項建議,他們都當做頭等大事去做。

比如陳慶提出輕經文、重詩策的辦學宗旨,這實際上是大宋立國之初的辦學宗旨,只不過後來經文占據了主導,導致廣泛出現了學生死讀經文,不知變通,不明實務的現象,一直受到有識之士的批評。

陳慶不光提出建議,還落實到了實處,這次京兆科舉就摒棄了經文,只考詩、賦和對策三門,這也導致很多偏重於經文的士子望而生畏,不敢來參加科舉。

「在那里!」

晁清指著遠處大喊,只見無數士子紛紛向一座大門走去,三人急匆匆趕到大門前,上面寫著三個描金大字,『勸學署』。

報名就是在這里,門口早已排了的長長隊伍,至少有數千人,排成四隊,好在報名比較簡單,速度比較快,士子們腳下不停,不斷的向前走。

三人剛排好隊伍,卻聽見旁邊有人在得意地吹噓,「認識考官算個pì啊!陳慶還是我妹夫呢!要不是需要走走形式,我早就上任去了。」

======

各位書友,今天中午請一更假,稍微緩一緩身體,下午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