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十章 青山(2 / 2)

封侯 高月 1123 字 2023-04-19

呂楚答應一聲出去安排了,呂青山嘆口氣道:「我這個蠢兒子,昨天中午居然上吊自盡,晁清給殿下說了吧!」

陳慶點點頭笑道:「他不敢和老爺子頂撞,又心疼自己兒子,只好對自己下手,可以理解!」

「我又何嘗不心疼孫子,那個龜孫子,他祖父都病倒了,他一早又跑回藏書庫了,說是一批古畫要搶救,他不能不去,哎!我這個孫子太痴迷書籍了,完全不懂官場事務,讓他當個主薄都困難,沒前途了。」

「這可不一樣!」

陳慶微微笑道:「一個朝廷有各種門道,要有做事的官,要有管人的官,要有敢於直言的官,也要有做學問的官,你讓太史令去當御史中丞,他肯定做不了,同樣,讓御史中丞去做太史令,他也做不了。

呂紋就是典型的做學問的官,他現在才二十六歲,正是厚積薄發的時候,他全身心做一件事,是好事,等他三十歲,他就能走上講壇教育學生,再過幾年,他還能參加科舉評卷,以後還能主持修訂歷法,主考科舉,成為一代鴻儒。

說不定將來後世子弟讀書的課本都是他編著的,一樣名垂千古,有這樣的孫子,何必一定要踏進官場這個大染缸呢!」

聞弦知雅意,呂青山明白了雍王的意思,太史令、科舉主考、課本編著,這可是文人首領啊!雖然並不是承諾,但雍王態度有了,態度很重要,只要自己孫子的資歷和學識足夠,那么雍王就會給他這個機會。

呂青山的心結終於解開了,點點頭道:「希望殿下對他嚴格要求,時常鞭策他,不要讓他誤入歧途!」

「放心吧!我會關注他。」

陳慶又安慰他幾句,起身走了。

晁清卻沒有走,給呂青山端來一盞茶,呂青山奇怪道:「三郎,你怎么不和殿下一起走?」

晁清笑道:「殿下讓我給老爺子講個故事呢!」

「什么故事?」

「是關於清河崔家的故事,完顏昌看中了原朝廷禮部侍郎崔江浩,要求他出任自己幕僚,但崔家知道,一旦做了完顏昌的幕僚,名聲和仕途都完了,為了保住崔江浩的名聲,族長崔原便讓自己胞弟崔九去做了完顏昌的幕僚,而崔江浩只是他的族侄。」

說到這里,晁清笑嘻嘻道:「故事講完了,老爺子自己領悟吧!我先告辭。」

晁清告辭走了,呂青山陷入沉思之中。

雍王的故事,呂青山當然聽得懂,就是借崔家之事來告戒他,凡是要以家族利益為重,不要只考慮自己子孫的利益,崔原為了保住家族名聲,不惜犧牲自己親兄弟的名聲。

提拔了呂緯和呂綱,就是提拔呂家,自己卻因為不是自己的孫子而耿耿於懷,比起兄長考慮家族利益,自己這個族長不合格啊!

其實呂青山不是不懂這些道理,只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是次子,得不到父母對長子的特殊關愛,也得不到父母對yòu子偏心疼愛,夾在中間,養成了他凡事要爭的性格,比起大哥呂頤浩的處事澹然,呂青山更加爭qiáng好勝,越到老了,性格越明顯。

今天為了幾個侄孫之事氣得病倒,就是他qiáng勢性格的典型表現,也沒有人敢勸他。

今天陳慶安排晁清以講故事的方式提醒他,凡事要以家族利益為重,家族才能長久,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遲早會損害家族利益。

呂青山終於醒悟,他肩頭擔負著呂氏家族振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