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1 / 2)

宋銘承無奈地道:「大哥,娘,你們是不是把二哥二嫂對咱們的好看成是理所當然了?他建了新房子,我們出過一兩銀子嗎?出過什么力嗎?都沒有!就是那天大哥幫忙去城里拉回一車木板,建房的其余事全是二哥請人做完的。而且二嫂每天都要忙著做這么多人的吃食,娘和大嫂有沒有想過去搭把手?沒有吧?說起來,我們連二嫂的兄弟都比不上,至少人家還來幫襯了十來天。這樣子,我實在沒臉去叨擾他。」

「什么話這是,我們是一家人,難道還要去計較那些個...」

「大哥!」宋銘承有點生氣打斷他的話,「二哥不欠我們,我們也不應該用大家都是一家子這話來要求束縛他,在我們要他付出之前,想想我們都為他做過些什么吧。」大哥和娘這種想法太危險了,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懂,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哥和娘往這條路上走,到時一家子反目成愁。

大郎張著口,無言以對。

宋母若有所思。

羅雲初拉著二郎,兩人默默地回到房間。

「媳婦,我...」二郎拉過羅雲初,抱住,將頭埋在她肩膀。他的付出了總算有人看到了么?

「別難過,我都明白。」被人維護的感覺真的很好,她理解。

「嗯。」

羅雲初任他抱著,眯著眼,她這三弟,是個好的,不管明年參加秋闈的結果如何,都值得爭取啊。

喬遷新居,萬事俱備,只待吉時了。

遷入的時辰是寅時末,二郎過了三更就一直在注意時辰了,生怕誤了吉時。搬家具的時候,飯團還在睡,沒辦法,小家伙得知次日要搬新家,興奮了一晚上,直到三更才頂不住睡了過去。羅雲初只好抱著他來到新居,待東西搬齊了,床榻也放好了,鋪好了床,才把他放上去。

新居第一天,他們大開大門。羅雲初把前些天在鎮上買的瓜果餅糖之類的都放在廳里,嗯,還有昨天晚上趕制出來的發糕,有小孩子進來說吉祥話時就給分給他們一些。天剛蒙蒙亮,趙大山夫婦、李大嫂、福二娘等人都到來了,准備幫忙。

雖然他們都說吃過早飯了,但羅雲初還是煮了些玉米稀飯放在鍋里,又從陶罐里掏出一些腌小黃瓜和辣味木瓜丁放在小盤子上,給他們當配菜吃。

二郎並趙大山一大早便去城里采買去了。他們前腳剛走,隔壁村的朱大富便給他們送來了五十斤豬肉連帶整只豬的豬骨和下水。這豬肉二郎訂的那會只給了四分之一訂金,羅雲初回房里取了錢,將所欠的余額給補上。

羅雲初給了錢後,那姓朱的仍然不走,猛盯著她看,嘴角有可疑的水印子。羅雲初皺了皺眉頭,不發一語地轉過身,將大門虛掩上,阻斷那道無禮的視線。

「怎么了?」趙大嫂子見她臉色不好,關心地問。

「沒什么。」這種事在古代這地方需要慎言,這里可不比現代,可以當作一種炫耀魅力的資本。

趙家嫂子遂不再追問,便眉飛色舞地說起那豬肉來,「那豬肉真好,肥滋滋的,做出來保證好吃。也就你家二郎舍得了,那么大手筆只為請一次客。就是上回里正家請客,也只是割了二三十斤豬肉而已。」

「呵呵,難得嘛,大家聚聚也好讓新房沾點人氣,而且大家都是親朋好友,吃一頓能咋啦?」羅雲初不以為意,不就是多花個一兩百文錢的事,他們這回當東道主,可不能讓人看輕了去。

「嫂子,這幾十斤豬肉我就交給你和李大嫂處理了。我先進去看看飯團醒來沒,晚點再到廚房處理那些豬下水。」

「好咧,這你就放心吧,保證幫你辦得體體面面的。」趙大嫂拍著胸脯笑著保證。

這幾十斤豬肉和那些下水可是主菜,二郎他們去鎮上也是采買一些鮮魚之類的,像酒和糕餅瓜子茶葉之類的之前就已經買好了。而且這豬肉她就打算交給趙大嫂她們做了,她准備挑一兩樣豬下水來做幾道菜,意思意思便可。畢竟這些下水做的菜她弟弟以後開店要賣的,省得一會客人吃著好了來問做法,她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