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1 / 2)

「是呀,聽說你生了,他趕緊到鎮上買了些上好的紅糖、各色果子、雞蛋等。阿寧又趕緊用家里頭的細白面給你擀了些掛面。這回呀,咱家可沒給你丟臉。」想到剛才那一屋子婦女見到那一挑子的禮物時那驚訝的樣子,羅母心里就覺得很快意。其實她心里一直對女兒嫁過來時沒給豐厚嫁妝一事耿耿於懷,那會不是她不肯給,而是實在是沒辦法。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膝下就這么兩個孩子,她咋會不疼?

「到鎮上?」這話怎么聽怎么不對勁,聯想到前幾日二郎老往鎮上跑的事,她覺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弟弟那店不開了?」

羅母發覺自己說漏嘴了,而女兒又一語中的,見她神色尚好,便不再什么都捂住,挑些能說的說與她知,也省得她胡思亂想,「前些日子,我們將鎮上那店賣了。搬回老家了,現在家里正在蓋新扇咧,估摸著還要再買上一些地。哎呀,不說這些了,我和你說呀,這坐月子對女人來說可是大事,大意不得,該注意的還是得注意。現在八月,我知道這時坐月子辛苦,你可不許貪涼在月子里吹風洗澡什么的。」

羅雲初見宋母轉移話題,明顯不想說,也不追問。她想事情應該過去了,人沒事就好,一些身外物的損失倒不用太在意。

「哎呀,娘,這些事我都曉得了,你就別在嘮叨了。」大熱天的要悶在房間里一個多月,她一想就煩,自己這個便宜老娘難得來一回,還老提醒她這個煩心事。

「死丫頭,為你好我才說的,別人我才懶得理呢。」羅母伸出指頭,點了點她的額頭。

羅雲初摸摸被點紅的額頭,眼睛直直控訴著她的暴力。

豈知她那便宜老娘沒理會她,只來回打量她的房間,「你這房間不錯,涼快不悶。」

房門和窗口都關上了,哪涼快了?

「你別不信,當年我生你弟弟那會,正是九月份,那個房間像火爐般,哪有你這舒服?你就知足吧。」

好吧好吧,她知足。

「難怪你弟硬是要建一個像這樣的房子,我前頭還嫌它多費銀子,這會可算是體會到它的好處了。」羅母越看這房子越滿意,恨不得家里的立即蓋好才好。

羅雲初很驕傲,得意洋洋地道,「那是,閣樓上還可以放糧食呢,干爽,不愁被水潮著。」近日來,二郎對他們房間里的閣樓滿意得不得了,每日采摘回來的棉花在院子里曬干後,便放在閣樓上放好,完全不擔心會沾上水氣。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

74、三郎上京 ...

用過飯後,在宋家耍了小半日的眾人見老宋一家似乎有事要商量,大家都極有眼色地起身告辭了。見羅家被留了下來,不少人打心底里羨慕,不過也沒法,誰讓自己不是人家的親家呢?

宋母領著羅母許氏等人進了羅雲初房里說閑話。二郎三兄弟並阿德就湊在一塊聊聊。

宋銘承問,「阿德,你將鎮上的店賣了?」他趕考前隱約聽說他店里的生意經營得很不錯來著。

「是啊。」當下二郎羅德兩人便把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順便把他們的疑惑也說了出來,他們就是不明白怎么莫名其妙地就被放出來了。

大郎聽了,大吃一驚,隨即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么大的事,二弟竟然也不和他吱一聲,雖然他可能也幫不上什么大忙,但好歹自己也是他大哥不是?

「二弟,這么大的事,你也不說一聲?」

「大哥,當時情況危急,我也不知道韓師爺能不能幫得上忙。我連娘都沒告訴,就怕媳婦知道後會不好。」

大郎聽後,點點頭,「下回可不許這樣了啊,你哥我不是那種喜歡嚼舌根的人。」

宋銘承聽了阿德和他二哥的話後,陷入沉思。他想起昨晚張有仁邀他們三個舉子過府吃飯的情景。飯桌上,大家相談甚歡,張有仁根據他掌握的信息,說了不少他知道的一些考官的喜好,以及給他們普及了一下京城各個官員的基本資料,如他們的背景和喜好等。其實張有仁離京已有五六年,這些資料好些都對不上號了。不過當時宋銘承仍然聽得很仔細,將那些信息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