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1 / 2)

「二嫂子,你瞧,這棉被可還過得去?」莫大娘見羅雲初經過東廂,忙叫住她,指著那床新出爐的棉被問。

羅雲初笑著說道,「莫大娘,我就不用看了,你和莫大叔的手藝咱可是信得過的,要不也不會請你們來了是不?」話雖如此,但她仍然走了進去,翻了翻,越看越滿意。

莫老漢夫婦見她如此,便知她甚是滿意了。遂莫大娘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道,「東家,求你個事。」

「莫大娘,不是讓你別叫我東家的么?聽著怪寒磣人的。我聽著二嫂子就挺中聽的,你們這樣叫著便好。對了,你們有什么事只管說,能幫的我自然不會推辭。」且聽聽他們的要求吧,相處幾日,羅雲初相信莫老漢夫婦不是那種順著桿子往上爬的人。

「是這樣的,今早我女兒回來了,說我那外孫跌斷了腿,急需一筆錢來醫治。她家又是個窮的,這不求到娘家來了。咱們做爹做娘的,總不忍心不管,遂厚著臉皮向你討工錢來了。」之前攢的銀子全放到錢庄里了,輕易不能動用的。

請他們時,二郎便和他們說好了,十日結一次工錢。現在才四五日,他們不好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羅雲初不忍心為難兩個老人,當下便笑道,「這個沒問題的,我這就給你們結算一下。」

羅雲初折回屋里頭,拿了每日的記錄,回到東廂,「莫大娘,我數了數,這五日你們總共彈了七十五床棉被。十張五斤重的,五十張十斤重的,還有十五張十五斤重的。可對?」這些不同重量的棉被都是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

(在此說明一下,古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七兩左右,按照這個算法,十五斤的棉被,大概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十斤左右。)

莫大娘看向自家老頭,一直沒說話的莫大叔點了點頭。

前頭她說每張棉被十五文錢一斤是她外行了,二郎特意到鎮上問了下行情,得知人家彈棉被全是按斤來算的,一個銅板一斤。若以她這想當然的想法來給工錢,他們這批棉被的成本價就高了。那晚她被二郎笑了好久,直接她不服氣追上去要咬他這才完事。

「按照之前我們說好的價錢,那你們就能領到七百七十五文,你們算一下是不是?數目若對了,莫大娘你再找我拿錢。」看著兩位老人低頭苦思的樣子,羅雲初也不催促,她知道這里的人懂算數的少。他們有可能要去問一下別人。

「成,一會算出了結果我再去尋你。」

「好的。」

沒過多久,他們便找來找她了,說她算的數目都極對。羅雲初笑笑,進屋七百七十五個大錢給他們。

羅雲初既然要囤糧,自然不會忘了提醒娘家那頭。為了能空出一個閣樓來放糧食,上頭的棉花都被清出來放在客廳里和飯團的房間里。隨著一袋袋棉花漸漸變成一床床棉被,房間里總共能騰出點地兒來站了。

其實現在的糧食價錢已經有點略微抬高了,只是除了有心人,別人都沒太在意。羅雲初他們主要囤積大米和面粉為主,黃豆綠豆紅薯等也會囤積一些。加上油鹽醬醋啥的,都買上一些,這些東西就足足花了十八兩。

大郎那邊自然也告訴了,大郎家也是跟著買了一些,面粉和大米各四百來斤吧,不算多。大郎明顯不像他們這邊那么有魄力,畢竟羅雲初他們光大米就買了兩千斤,面粉買了一千斤。若只是他們一家四口吃,能吃兩三年了。羅雲初本想讓二郎勸著他們多買點,但知道他們估計也聽不進去的,便罷了。

今年他們二房田間收回的糧食也是以稻谷為主,舀兌成大米,也就三四石,約三四百斤左右,除去平時吃的,也沒剩下多少。如今有了這些糧食,即便下半年收成不好,也沒多大妨礙了。

「姐,聽了你的話了,咱們家也買了好些糧食,咱們一家四口一兩年的口糧盡夠了。」阿德對羅雲初的話是很信的,一兩年的口食也不算多,放在樓閣上不怕潮,留個一兩年不成什么問題。若情勢好,到時賣掉一部分便是了,若真的連糧食都吃不起了,味道差點又如何,總比吃不上飯強吧。

「那就好,對了,上回老三說的話你還記得不?有沒有回鎮上再盤個鋪子的想法?」羅雲初琢磨著,這么多棉被,該怎么賣,得拿出個章程來了。

「想是想,但地里的庄稼委實讓人不放心啊。」羅德靦腆地笑笑,在他姐面前,有啥不好承認的。

「愁啥,盤吧,你家那些地改天領著你姐夫去認一下,讓他幫著跟理跟理。」反正她家這個就只是個種田的料,不用白不用。

羅德想了想便點了點頭,沒什么不行的,待收糧食的時候再給回一些糧食姐姐他們便是。

「還有哇,開店之時米面等物多買點兒。」她這是防止成本太高,阿德開那店走的本就是平民路線,成本低味道好份量足才有賺頭。若糧食的行情真如她所料,那按她說的話准沒錯。她想,在年前或者明年一二月前都沒事,因為有下半年的收成頂著。到了三四月份,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恐怕才是最艱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