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1 / 2)

「是啊是啊,沙地一畝也能換十二斤。比周地主那好多了。」

「宋家是厚道人啊,據我所認識的地主,少說也要收五成租子的,還是稅前五成呢,賦稅全讓咱們交了。」

接著,十來個差爺陸續出來,一字排開,本來有些激動的村民頓時老實了。然後一筐筐白花花的米面才從院子里抬了出來,排在前面老人控制不住激動的情緒,老淚縱橫。

宋二郎他們門前擺了張桌子,供韓師爺用。排在隊伍前頭的第一人,猶豫了一下,咬了咬牙,便從懷中將地契拿了出來。韓師爺接過後,先讓二郎簽字蓋章,接著便由韓師爺蓋章。(現在徐明府丁憂,新任知縣尚未下達任命通知,而周少府如今又借酒澆愁,縣衙里的事暫由他代理一二)

等做完這一切後,那人才被放了過去。那老漢提著五十來斤米,老淚縱橫。他的家人忙跑過來將他扶住。

隊伍在慢慢前進,領到糧的人都滿臉喜悅,熱淚盈眶。讓等在後面的揪心極了,生怕前面的人換完了,後面的就沒糧食換了。

特別是另一排排著的是別村的村民,別提有多羨慕古沙村的人了。這宋家還是照顧自已村的人多呀。

等著的人沒事做,就開始數落自己村的地主,說他們不夠仗義,自己村的人都那么困難了,還削尖了腦袋想占他們的便宜!

其實羅雲初他們每畝地給的糧也不算多,但人就是架不住比較。他們宋家這個價錢和周圍地主們一對比,就顯得太厚道了。比別人多給了五成糧食呢。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了,累死了。

91、感激涕零 ...

閑聊中,又一籮筐的米空了。眼看著又一筐白花花的米抬出來時,人們心里一陣激動,恨不得拎著袋子上前去一次裝個夠。排在後頭的人伸長了脖子來看,心里暗暗祈禱,希望輪到自己時,米面千萬別沒了才好。

突然,一個聲音很突兀地插話進來,「你們難道不覺得宋家這樣做太不道義了嗎?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他們還這樣干。」

一陣靜默後,眾人開始交頭接耳。人群中一個人影飛快地鑽過大門,往院子里跑去。

二郎他們也注意到了這邊的騷動,聽到剛才那人的話,他臉色微微一變,悄悄向韓師爺使眼色,十來個官差開始戒備起來,大郎和阿德也停止了發糧的動作。

有些人率先回過神,見前面分糧的動作停了下來時,頓時慌了。宋家莫要為了這么一句話就不換他們糧食了啊。

隊伍中一位大叔盯著說話那人,惡狠狠地道,「我呸,你個白眼狼,不道義?不道義你還站在這干嘛?人家宋家又不逼著你拿地來換!有本事你別換,等著全家被餓死算了。」

「是啊,這糧食又不是宋家的,人家肯看在宋三爺的面子上賣給我們已經很難得了。」捫心自問,誰舍得拿出這白花花的糧食來白送給不相干的人?

「咱們做人要知足,莫要得寸進尺才是。」一位老人抖著白花花的胡子說道,他花白的眉眼中透露出一股看透世俗的意味。

「四叔公說得對呀。」

「就是就是。」

其他人回過神來,紛紛附和。那人見情況不對,立即混入人群中,偷偷溜了。

「剛才說話那小哥,我看著很眼熟啊,似乎在哪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