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1 / 2)

或許是見到了偷搶東西被捉到的下場,或許是見三條村子防備嚴謹,至此後,都沒有人敢來這幾條村子偷糧搶糧。但羅雲初他們幾個村子卻沒有放下戒心。

周墩遲仍舊借酒澆愁,青河縣每天的死人數目仍在繼續,也有不少人往鄰縣奔去,尋找一線生機。

七月十二日,青河縣的鄰縣-灃惠縣發生農民暴亂,灃惠知縣屁股尿流之際,將此情況上報當地知府。明州知府余光睿震怒,當天即請兵遣將將暴民鎮壓了下來,不服者都被當場斬殺。近兩萬暴民,經此之後人數只剩下一半。有不少人是在抵抗官府兵將之時被踐踏至死。灃惠縣暴民之亂太過蹊蹺,引起余光睿的疑心,他放手一查,結果竟然是灃惠縣的糧倉是空的,里面的糧食在去年年底之時就被灃惠知縣趁高價賣個精光。

得知了這一驚駭的結果,余光睿震驚之余便把眼光放到了其他縣里,果然查出了許多貓膩。青河縣的問題自然也瞞不住了,青河縣里近兩個月因飢餓而死去的人已上千,原本青河縣也算是一個富饒之地,人口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如今一統計,方只剩下不到一萬人,人員流失近半,當地的縣衙要負起大半的責任。

周墩遲提前私自開倉放糧的事也被余光睿知道了,自己治下的幾個縣接二連三的出問題,余光睿甭提有多惱火了。此時正是緊要關頭,多少人盯著他屁股下的位子呢。他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來處理這些事的,偏這幫混蛋不給他長臉就罷了,還往他頭上扣屎盆子!

灃惠縣暴民動亂的事是包不住的,陳慶功這個知縣他不想保了,丟出去頂罪吧。青河縣的問題,若捅了出來,他也能逃失察之罪。青河縣,青河縣的事得捂住!想到這個,余光睿別提多嘔了,在這當口,他還不能收拾他們。不但不能收拾,還得幫他們擦屁股!若他治下的縣有接二連三的破事上達天聽,那便是他無能了!不過徐天明暫時不能動,不代表他收拾不了周墩遲那個小小的縣丞!周墩遲這人,越權處理縣務,還搞得一團糟,不可饒恕!

青河縣徐天明丁憂了,新知縣的人選遲遲未決,如此一來,再加上灃惠縣,他管轄的州內便空出了兩個知縣的名額,他無論如何也得拿到一個安排自己人下去!

余光睿在書房內走來走去,突然,他被一封家書吸引了。聽成之侄兒說,他有個翰林修撰的好友頗得聖上喜愛,而且本人也是青河縣人,或許可以爭取一下。余光睿越想越得計,當下便坐在書桌前,拿起筆來開始寫信。

七月二十,遠在京城的當今接到各地的災報,震怒無比。接下來,便是一拔官員被罷免。因此也突出了許多位置,等待有才之士填補。

這些都和羅雲初他們這些平民布衣無關,不過接下來,倒是傳來了好消息。青河縣縣令已經確定了接任的人選,新任縣令竟然是宋家三爺!伴隨著他上任帶來了兩個好消息,一個是當今免了他們青河縣兩年的賦稅;另一個則是,當今從江南征調了一批糧食賑濟明洲,他們青河縣也有份兒。

這兩則消息隨便哪一個放出來都足人振奮人心,何況是兩個好消息同時落到青河縣人民的頭上?加上之前宋家以地換糧的事猶如昨日,加上人們手口相傳,使他的威望空前的高昂。宋銘承雖尚未上任,卻已被青河縣人們打心底里接納了。

青河縣的歷史,至此展開了新的篇章。

作者有話要說:短是短了點,將就吧。

94、主政一方 ...

灃惠縣暴民暴亂,接著便是在官府鎮壓暴民之,有近萬人在此次事件事死亡。消息傳來之時,青河縣人都很震驚,許多蠢蠢欲動的人都安靜下來。古沙村及另外兩個村子更是戒備森嚴。後來,伴隨新新縣令上任而來的兩則好消息傳開時,不少人流淚痛哭,等了那么久,掙扎了那么久,終於等來了這一刻。

隨後,由於明州死傷過多,朝廷又頒布了一條令法,所有無主的土地均由官府按當地人口重新分配,年歲十四以上的人都會分到一份土地。這一消息猶如久旱後的甘霖般,緩和了人們對土地的渴盼,因為青河縣能活下來的人中八成都是無土地的。好事者忙將這一好消息奔走相告,初聞這一消息時,人們甭提有多高興了。

古沙村這三個村子,對宋家更是感恩在心,正是用土地和宋家換來的糧食,讓他們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得以堅持到現在。如今算了算青河縣死去的人,指不定一家子又能分到三四畝地了。命活了,損失還不大,接下來兩年又無需交納賦稅,甭提這些幸存者有多美了。遂在分得了土豆後,村民們仍盡心打理著從宋家那租種來的田地。就想多著點兒收成,自己和東家也能過個好年。

「快看快看,新任縣老爺回來了。」

「哪呢?哪呢?」

「是真的,縣老爺過來了。」

宋銘承回到古沙村時,受到了幾個村村民的熱烈歡迎。一群熱情的村民簇擁著他往家里走去。

這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這些人恭敬中帶著濃濃的感激,上回他衣錦還鄉之時不是這樣的啊。後來他知道緣由後,對他的家人,特別是二哥二嫂,很是感激。這一路走來,二哥二嫂幫了他不少,可以說,他頭上這頂烏紗帽有他們一半的功勞。他一介布衣進了翰林委實不易,不少人想揪他的小辮子拉他下馬呢。他先前還擔心家中親人會仗著他的勢欺侮他人呢,卻沒成想,家人非但沒有拖他的後腿,還給他長臉了。這讓他如何不感動?

還沒到大門,就看到他娘領著哥哥嫂嫂們伸長著脖子等他了,他忙迎了上去,握住他娘的手,「娘,我回來了。」

「三郎,你回來了?回來了就好,就好。」宋母高興得語無倫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