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1 / 2)

宋氏看著她這副樣子,又是一陣冷嘲熱諷。許氏卻挪開一步,不發一語。

「表妹,要不要請郎中來給你瞧瞧?」按羅雲初的想法,古代的避孕葯葯性都很強的。若真如老三所說,她早不是黃花大閨女的話,推斷出兩種可能,一是她有可能懷孕,二是她極有可能服用過某些虎狼之葯。不管是哪個,在身體都會有症狀的,郎中瞧瞧便知。不過見莫小瑜驚懼又心虛的臉色,羅雲初就知道自己猜中了,只不知是哪個罷了。

此刻莫小瑜很驚慌,她怎么會知道?怎么會知道?

瞧她那樣子,眾人也看出不對勁了。宋家的女人都不是笨的,細細一想,便明白了幾分。

宋銘承看了一眼懵懂的二哥,除了他,所有人都明白了吧?還真多虧了二嫂,若不然,他還真擔心他這傻二哥會被人算計。

宋銘承嘆了口氣,勸道,「表妹,回鄉吧。畢竟你老家還是有些叔伯的,回去讓他們幫你張羅一下親事,自個兒也別太挑了。這里有二十兩的銀票,你且拿去,就當是咱們宋家對你的一份心意了。」老哥睡了她一回,二十兩銀子就當他替老哥付的嫖資了。

二十兩,夠普通人家十年的嚼用了,若她省著點,也是一筆不小的嫁妝了。

宋母亦暗暗點頭,二十兩,就當是買斷了兩家的親戚情份了。做到這步,她自認能對得起九泉之下的姐妹了。

眾人都沒有說話,獨宋大嫂滿臉不憤,憑什么要給這賤貨銀子啊?老三也真的,打發走了不就完了?既然她孤身都能找到他們宋家,回自己老家有什么不可以?

莫小瑜知道此事已經容不得她狡辯了,當下掉著淚將那銀票接了過來,算是默認了他們的安排。

「表妹,收拾一下吧,我在縣里給你雇輛馬車。」為免她呆在宋家又出什么幺蛾子,他決定親自送她上車。

看著兩人漸行漸遠的背影,羅雲初搖搖頭,想往高處爬沒錯,但她什么都想撿現成的,想不勞而獲,就錯了。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便是忙老三的親事了。為表重視,二郎親自跑了一趟汾城,請了最好的官媒上余家說媒。余家沒怎么刁難便同意議親。

二郎得知消息,暗自高興,看來余家也是願意和宋家結親的。

二郎不知道,由於二小姐余歸晚是庶出,余成之不忍心她嫁到高門府弟為側室或繼室。致遠候世子的事,也讓好些人望而卻步。是有人不偎流言上門求娶,但余成之又看不上他們這些貪圖富貴之輩。挑來挑去,只有宋銘承的人品入得了眼,不過他的出身也太低了點。讓家中老爹猶豫了很久,但回到汾城,能入眼的青年才俊更少,大多都是些酸不可耐的酸儒,要不就是些飯夫走卒。宋銘承此時來提親,高下立見。

次日便是執雁問名,這一對大雁是啟程來汾城前,二郎帶著老三捕的,以示誠意。余家把女方的八字給了媒人,二郎合了八字,雙方約定了送聘禮的日子便告辭了。

那頭二郎在汾城忙著,羅雲初這邊也沒閑著。不管成不成,聘禮都得事先著手准備了。若真成了,就趕不及了。這親事有講究的,不能亂交與人。本來宋大嫂是最合適的人,但她又不能操勞,許氏名不正言不順,只好交由羅雲初來操辦了。壓錢箱,都斗,鉸剪,鏡子,算盤兒,尺子,木梳等物品早就備下了。其他的,待二郎他們得了准信回來再置辦。

幾日後,二郎他們果然得了准信回來。羅雲初這邊著手置辦其他的事物,聘金,聘餅,海味,三牲,生果,四色糖,茶葉,芝麻,禮金盒,香炮鐲金等等,在宋母許氏的幫助下一一置辦下來。羅雲初才意識到古人成個親竟然如此麻煩。

為免外人看輕宋家,為了操辦這門親事,宋家可謂是掏了大半的家底。宋銘承獨自就拿出了四百兩銀子充當聘金,外加一些精貴的物什。羅雲初想了想,打開樓閣上的庫房,從里面取出一些皮毛葯材之類的添了下去。她細細看了一下,都沒有逾制,這才放下心來。

下聘的時候是老三親自去的,接下來的事就全交給宋母了,因為她又懷上了。

後來羅雲初聽二郎說了,余家上下對他們宋家的聘禮很是滿意。她暗自腹扉,能不滿意嗎?一家子都是當官的,縣令的位置老三屁股還沒坐熱呢,能有多少油水?宋家有十分都給到十分了,還不滿意的話也沒法了。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之前考慮不周,汾城距離青河縣的數據改了一下,改成馬車一天便能抵達。

大郎一家子這回折騰夠了,以後會消停點了吧?宋大嫂和許氏以後也會防著點的,暫時就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