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1 / 2)

「二哥二嫂,咱們走吧,省得娘等久了。」

到了大房的客廳,發現大房里的人全到齊了。屋里也被燒得暖哄哄的,屋里屋外,一門之隔,竟然猶如冬夏之分。

「老三啊,你已許久沒回來看我這老婆子了,衙內竟然如此忙碌啊?」宋母一見到宋銘承就嘮叨上了。

「是啊娘,快過年了。事事都要妥當處理好啊,而且有些事還得提前防范,若不然過年鬧出個什么不好的事,反倒不美了。」臨近年關,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且不說今年的冬天還特別冷。而明州又處於交通要道,青河縣里聚集而來的游民卻是越來越多。那天他派人統計了一下,這些流民多達幾十號人,讓人去勸,卻又勸不走,他現在還在發愁呢。

如今他新官上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要知道這種天,食物不繼的時候凍死人是常有的事。而一個官員治下的地方,自然是人命官司出現得越少越好。特別是現在這種的,若真凍死了人,人家可不會管他是不是青河縣的人,一律都算到他頭上的。而且人命這事可不是小事,若上頭一個心情不好,頭上的烏紗帽不保都有可能。或許有人會說,那就努力保住那些人命啊,他倒想,但舉國上下剛經歷一場旱災和水災,國庫不豐加上今年他們青河縣的賦稅是被免了的,糧食收不上來,他們當地的的糧倉自然都是空盪盪的,拿什么來救濟啊?

虧得他老家也是有眼力見的,前些日子讓人送了兩車炭和一車糧食到縣里的木棚子發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雖然用的不是他的名義(這也是為了避嫌)但誰不知道宋大郎宋二郎是縣太爺的兄弟啊?這是他家兄弟在幫他做名聲呢。宋銘承明白這法子以他大哥二哥的腦子是想不到的,定是背後有人給支的招,若說家里還有誰是聰明的,就數他那二嫂了。他這二嫂,做事不顯山不顯水,關鍵時刻卻讓人覺得貼心溫暖得緊。不過這么少的物資也稱不了許久了,眼見著這天氣還得再冷一段時候,他回頭還得想想法子呢。

聽了他的話,羅雲初心里很認同。從古到今,治安情況大抵如此。

前些日子,二郎忙完地里的事後,和大郎趙大山幾個人合伙倒騰著木炭來賣。因今年比往年要冷得多,炭的價錢也好,倒也小賺了一筆。看著今年這個冷乎勁兒,羅雲初和二郎商量,留下了近兩千斤的炭。她留了個心眼,她畢竟不是無知的村婦,縣里的情況她多少能猜到幾分。想到這,她倒同情她小叔了,他怎么那么命苦呢,臨危受命,百廢待舉啊。不過她轉念一想,若是做好了,得到的好處可是太平盛世里的官員都撈不著的。果然是高付出高回報么?

「那都辦妥了嗎?」對於老三,可是宋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她緊張著呢。

「娘,您放心吧。對了,那三口箱子,娘,您和大哥二哥各拿一口吧?」宋銘承不想家中老娘太過擔憂,遂轉了話題。箱子里裝的都是一些布料果脯瓜子餅干之類的年貨,他媳婦准備的,倒沒有厚此薄彼,三口箱子都一樣,只不過是布料的花色不一樣而已。

接著,宋母笑呵呵的又是一通埋怨,但不難聽出她話中的歡喜和驕傲。

剛才進了大廳時,羅雲初便讓飯團帶著湯圓去找天孝玩兒了。此刻大人們圍在一起說說笑笑,氣氛倒也其樂融融。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還有一更,,,估計會很晚。。。

104、防寒扶貧 ...

吃罷了飯,眾人移至大廳,宋銘承讓下人退下後,便從懷中拿出一紙契約來,「二哥二嫂,這是一座三進的院落,房契上寫的也是你們的名字,你們拿著。」

二郎和羅雲初面面相覷,自從老三當縣令後,這銀子來得也太快了點。雖然他們這里是小縣城,但這三進的院落,不說三百兩,兩百兩是肯定要的。

猶豫再三,二郎還是決定直接問,「老三,你該不會向縣衙里頭伸手了吧?」二郎不知怎么說那個詞,只能含糊帶過。

但除了他,幾個都是人精,哪能不明白他所指的是啥意思。

宋銘承有點啼笑皆非,「二哥,你想哪去了?我像那種人嗎?」咋每一回他拿銀子出來,二哥就吃驚一回呢?看人家二嫂,多鎮定啊,從頭到尾都是淡定的表情。

其實他誤會羅雲初了,她心里也吃驚著呢。而且聽他話里的意思,似乎這真的只是灰色收入,而不是黑色收入?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話果然是真的么?

「老三,路要一步一步走才好,莫要被此時的富貴迷花了眼。」羅雲初語重心長地說,當官確實是門賺錢的營生,而他根底淺顯,她怕他操之過急,留下什么把柄,自毀前程就不好了。

宋銘承聽了好氣又好笑,心內充滿了感動,他的兄嫂真是,真是...若是一般人,得了如此大的好處,恐怕早就語無倫次地感謝他了吧?而他的二哥二嫂卻在擔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