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1 / 2)

城牆上眾人面面相覷,最終全都看向了楚沅。

楚沅跟其他人一樣一臉莫名,根本不知道楚瑤什么時候跟寧安寨有了關系。

寧安寨,位於燕國邊境的一個山寨,亦是一個土匪窩子。

這處山寨始建於四年前,起初人們並沒有把他放在心上,只當是跟這亂世中的其他山寨一樣,不過是占山為王,打劫一些路過的富商罷了。

還有人嘲笑這個山寨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寧安:寧,安寧,安,平安。

一點兒也不威武霸氣,起不到半點兒震懾作用,反倒有些娘娘腔。

而寧安寨所處的位置又是一處楚燕兩國商賈必經之地,一直以來被各個匪寨頻繁爭奪,跟寧安這兩個字半點兒不沾邊兒。

想在這樣一個地方過寧靜安穩的日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當時周圍幾個山寨對這伙新冒出來的同行十分不以為意,以為隨隨便便就能把他們滅掉。

結果就是這個名字有些酸氣的山寨,半年內盪平周圍十三座匪窩,將附近十余座山頭全部收入囊中。

那些魚肉鄉鄰,不分老弱婦孺見人就搶,犯下無數命案的土匪都被剿殺了個干凈。

那些劫富濟貧,僅僅是因世道混亂而不得不落草為寇的,則逃過一劫,被寧安寨收到麾下。

至此,寧安寨成為燕國邊境一霸,這才被燕國的官員們重視起來。

但他們不偷不搶,既不為難百姓,亦不給官府添亂,只是在山上住了下來,在周圍開墾荒地,建設村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無半點兒土匪的樣子,倒像是找了個地方定居似的。

對路過的商隊亦不騷擾,別說打劫,連以往已經成為習慣的過路費都不收取,竟漸漸讓這原本被大家視若龍潭虎穴的地方,成了一方太平聖地。

大燕想要對寧安寨招降,寧安寨卻理也不理,連他們派來的官員都不見,直接把人趕了出去。

如今的燕帝年幼,朝政全被丞相劉承把持。

劉承得知後大怒,派三萬兵馬圍剿,結果被派去的驃騎將軍被斬於馬下不說,還被搶走了五千匹戰馬,一時間丟盡顏面,直至今日仍是諸國笑談。

因寧安寨所處位置離楚國邊境亦是不遠,楚沅也曾暗中派人去招安,希望寧安寨能歸順楚國。

但寧安寨同樣沒有答應,不過倒也沒把楚國使臣趕出去,只是派人說了一句「時機未到」,便將人送走了。

楚沅心知如今天下大局尚未明朗,寧安寨打算再觀望一段時間,輕易不會投靠哪方,便也沒有勉強。

畢竟楚國現在也抽不出多余的兵力來攻打這里,留他們在這兒牽制著燕國的兵力倒是很好,所以此事暫且就作罷了。

誰知現在,寧安寨寨主竟親自來了,而且還點明說是給珍月公主送嫁。

「君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有人皺眉問道。

「我怎么知道!」

楚沅喝了一句,抬手招來一個下人。

「去問問公主,看她認不認識那個寧安寨寨主,速去速回。」

下人領命而去,另有人對穆成等人喊話,告訴他們稍等片刻,已派人去向公主詢問詳情。

城外的人倒也不急,仍舊肅穆的站在原地,三千人像三千個樁子,釘在那里一動不動,紀律之嚴明令人心生畏懼。

片刻之後,楚瑤親自跟著那下人走了過來,登上城牆。

「元娘。」

楚沅趕忙將她拉了過來:「你看你認不認識那人,他說他是寧安寨寨主穆成,到底是也不是?」

楚瑤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見到為首的高大男人,果然是穆成。

她笑道:「是穆大哥沒錯,不過是不是寧安寨寨主女兒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

「嗯,女兒還是在大燕時認識的穆大哥,只知道他是已故的穆老將軍的孫子,至於他是不是寧安寨寨主,女兒真的不知。」

「穆老將軍?」

旁邊有人聽到了這四個字,聲音一顫,差點兒失態之下抓住楚瑤的胳膊。

「公主,您說的穆老將軍,可是那個……那個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不敗將軍之稱的穆老將軍穆懷山?」

「正是。」

楚瑤點頭。

「當初穆家被奸臣構陷,全家都被判了斬首,我與穆大哥和他弟弟穆淵相識,不忍兩人就這樣死了,便偷偷將他們救了出來。」

「之後因為怕被人發現,所以再也沒跟他們聯系過,沒想到……他們今日竟然來了。」

楚瑤說著對遠處的人揮了揮手:「穆大哥,好久不見。」

穆成亦隔著一段距離向她揮手示意。

楚沅身邊的一眾官員已經不知該說什么好了,捂著心口一副受到驚嚇的樣子。

穆懷山乃是大燕赫赫有名的戰將,其子穆裕恩亦是一代名將。

大燕之所以能稱霸四方,不說全部都是穆家的功勞,但也大半是因為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