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44節(1 / 2)

面對姚家放出來的這些上等好田,姚祖父堂兄弟那房人有七八戶人家,全都咬牙盡量地吃下了,押箱底的銀子全拿出來,不夠的話,再和親戚借上一些,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反正田地買下後,種上糧食就有收成,有了收成賣了錢就能還得上債。

最後,姚祖父堂兄弟那房人最後吃下了近五十畝的上等水田,剩下的那些,全被金牛村的村民們你兩畝我三畝地消化掉了。

另外,姚家的兩座房子也是極好的,不管是整個的格局,在村里的位置,還是建造的時候的用料,在金牛村來說,都是好房子,更別說姚家人平時很愛惜房子,房子看起來也很新。所以要出手,並不難。

也是兩家一同處理田產時,金牛村的村民才知道,原來姚春暖不僅將自己的親爹親媽親哥一家子接到伊春,連帶地連自己親爺奶大伯一家都接去了。

得知這個消息,加上大家伙兒瓜分了姚家的田地,一個個都使勁兒地誇姚春暖有孝心。其實也是有孝心啊,人家剛混好,就不忘將親人接去享福。這樣的,有些男兒都做不到呢。

姚家這動靜,周邊幾個村子都有所耳聞,更別提一直在關注他們的姚杏和陳家了。

「你那小姑可真是個能耐人。」陳婆子感嘆。當初她就是想將她說給她家老大的,可惜姚母沒應。

姚杏此時悔得腸子都青了。她小姑果然克她,為什么偏偏在她將娘家得罪死了之後,她小姑的人才出現呢?但凡那些人回來早一天,不,早到半天,她都不至於沒有了退路。

陳婆子看了一眼沒作聲的大兒媳,「你回去好好求一求你爹娘他們,好歹把這樁事給解決了。」

姚杏低聲道,「他們不會願意出錢的。」禍水東引之後,她奶肯定連門都不會讓她登了的。

陳婆子說道,「這錢他們不願意出便不出吧。有那些當兵的在,高利貸那邊好歹有點顧忌。正好,你們將縣學附近那座小房子賣了,把這事給了結了。這事要盡快啊。」否則等姚家跟那些大兵一走,高利貸那邊就真的無所顧忌了,現在好歹還能借點勢。

「還有啊,你真的要回去多求求你娘,這門親不能斷!」

姚杏低聲應了。

姚杏不敢耽擱,她生怕哪天一睜眼,她娘家人就全走了。但她也不敢登姚家的門,至少短期內是不敢的,所以她只能金牛村的洗衣碼頭附近出沒,看看有沒有可能偶遇她娘。

村里的人正得了姚家的恩惠,再加上姚杏將高利貸引到娘家來霍霍,大家都看不上她這個人,所以這些媳婦大娘們偷偷把她的行蹤告訴了姚家人。

姚母得知後,連連冷笑,後又對大兒子大兒媳耳提面命一番,特別是大兒媳,姚杏出沒的地方可不就是沖著她來的?其他人她不擔心,姚杏敢在他們跟前出現,他們就敢拿大棒子揍她!

姚杏蹲守了兩三天,沒蹲到她娘,她回味過來之後,略施小計,終於堵到她娘了。

「娘——」

姚大嫂悶頭走路,根本不應她。

姚杏卻一直跟在她身後。

「你別跟著我了。」姚大嫂連連後退,「也別說話,你說什么我都不會信的。」

說實話,經過這回的事,姚大嫂寒心了。她自認她這當娘的夠可以的了,女兒嫁人後回來說要盤個鋪子開店,她奶不支持她,是她這當娘的從體己里挪出來二十兩銀子幫她,而她又是怎么對她的?高利貸啊,她也敢往娘家引,她就沒想過她親老子親老娘還有她弟弟的安危嗎?她婆婆說得對啊,這個女兒就是個討債鬼。

「娘,我知道錯了。」

回應姚杏的是,姚大嫂拔腿就跑,不聽不聽,和尚念經。

「娘!」姚杏追了上去。

「你別跟著我了,咱們以後各過各的,你也別再來家里了,家里沒有一個人是歡迎你的。」姚大嫂頭也不回地說完這句,跟得更快了,還是往家的方向跑的,那慌亂的模樣仿佛有鬼在追。

姚杏聞言,終於停止了追逐,她呆呆地看著原來家的方向,一動不動的。

姚大嫂遠遠地回頭看了一眼,害怕極了。

第56章

姚春暖在期盼家人到來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做。

近來軍屯在建設,在不斷地招人,盡管將近年關,但事情還是很多。

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女不嫁丁,也就是這時候了,因為寒冬,缺吃少喝且缺乏御寒物資的人極多,為了能順利地渡過這個冬天,不被餓死凍死,他們才能順利地招到那么多人。

蒙毅正干勁十足地招兵,然後突然就被緊急叫停了。

他攤子沒轍,讓手底下的人繼續招兵,而他自己則風風火火地趕回來,倉庫總管也正巧在大將軍府和大將軍他們訴苦呢,於宸和姚春暖作為幕府的一把手二把手,自然都在。

蒙毅一問,才知道是是倉庫那邊主張叫停的。

「老蔡,你怎么回事?」

蔡總管苦著臉道,「我也不想啊,可你也不想想最近招了多少人!每天的開支又是多少。新增兩萬六千八百人,倉庫物資這邊的壓力很大的。反正我統籌過了,這人再招下去,就得動用到庫存了。這庫存一部分是開春後要下發的糧食,以及緊急儲備。」

蒙毅沉默半晌,問旁邊的同僚,「我們招了這么多人了嗎?」

「確實有的,我們從冬至開始招兵,一共招了兩萬六千八百余人,其中新兵丁八千六百人,家屬將近一萬七千余人。」

這一下子多了兩三萬張嘴吃吃喝喝,要不是端了朱大帥及其屬下的幾個庫房,早就支應不起了。饒是這樣,軍屯現在壓力也很大。總之一句話,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蒙毅撓了撓頭,好像他們一下子吃進的人真的有點多?

蔡總管繼續訴苦,「糧食倒還是其次,缺口還不明顯,關鍵是這御寒物資,我們的御寒物資早就告罄了。」

一聽糧食沒問題,蒙毅又來精神了,「御寒物資少,你不會視情況而定,少分點啊,比如一家子四五口人,你給發三四床被子,兩身冬衣不就行了?反正現在冬天也沒啥活干,出來干活也只需要出一半丁口而已,所以不用全都發給冬衣的。」干活的就穿冬衣出來,另一半就在家窩著唄。

蔡總管委屈地道,「我們就是這樣發的啊。這倒還是其次,關鍵是這些家屬中,一路投奔而來,挨餓受凍過來的,故而得了寒凍病的可不少。發下去的御寒物資不能再少了。」

他的意思在場的都明白,解決不了御寒物資短缺的問題,就不能再繼續招兵。否則的話,現在吃進來的,後面超過他們軍屯的物資承受極限,也得吐出去。

聽到這個,蒙毅連忙道,「大將軍,蔡總管,以及諸位,你們有所不知,我們招的兵都是好兵,現在累贅是累贅了點,可不能裁出去,而且好多都是我們從伊春大營搶過來的,堪稱虎口奪食啊。」

還虎口奪食?當我們不知道伊春大營那邊的人每次都被你們氣得跳腳,恨不得讓你們當場去世。

玩笑歸玩笑,但他們得承認,招兵確實不易。』

姚春暖一直覺得,一個地方勢力要強大,根基就在人口。特別是這段日子,她綜合性地了解過大梁之後,更覺得增強己方實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