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62節(1 / 2)

姚春暖心里盤算著,這些紅薯藤種上一季,以育苗養藤為主,等夏收時,大概能收上一千斤到兩千斤的紅薯,紅薯藤在沒割只翻的情況下,應該能產兩三千斤。

夏收之後,再將藤莖一掐,全部扦插上,紅薯也全做種子種下,大概能種六七百畝地了。只要種上兩趟,後面就不用為紅薯種子發愁了。

「紅薯這作物是我們軍屯的秘密,一定要注意保密。」姚春暖叮囑。

於宸點頭,「放心。」後面他會安排信得過的人來種植這寶貝。

如果紅薯的產量真那么高,到了秋收的時候,這六七百畝地,他們大概就能收獲兩百萬石紅薯,外加一兩百萬石的紅薯藤。一想到那個產量,他情不自禁地咧開了嘴。

雖然他還沒見識到紅薯的結果盛況,但他育種的紅薯藤極能長。而且姚春暖和他說過,這紅薯藤不止可以掐尖尖的部分來炒菜讓人吃,還可以成為牛羊豬等的飼料,反正就是渾身都是寶。在春雪沒化凍的時候,看著滿室綠油油嫩呼呼的紅薯藤,他其實心里也挺癢癢的,想掐一籃子試試味道。但一想到苗還少,他就舍不得了。

第79章

春耕還未正式開始,伊春軍屯就進入了忙碌期。

沒辦法不忙啊,今年很多屯民每家每戶向軍屯佃了不少私田,平均五口之家,佃個二十畝地吧。

這些人家,壯勞力呢,就每天跟著出工,忙公田的事,賺公分。家里的老小及婦人,就忙著私田的活。這些人干活比不上壯勞力,但一個個勤快得不得了。

這些忙碌是自發的,積極的。因為可以看見,眾人干活雖然很累,但每個人的眼睛是明亮的,臉上的神情也是愉悅輕松的。

這不,天剛擦亮,軍屬區各家的門院就悄悄打開了,壯勞力們三三兩兩地從家里出來,往公田方向走去。

戚老爹帶著兩兒子剛出門,就遇到了隔壁的鄰居,當下招呼道,「老李頭,今兒個你和你兩個兒子都出工了?」

老李頭點點頭,「嗯,我們爺仨去公田干活,能多掙點工分,也好早點還上拖欠軍屯的工分。」

戚老爹贊同,「老哥,我懂,欠債的滋味不好受。」

老李頭沒說話,他們李家也是去歲冬的時候逃荒到伊春的,那會全家人除了幾身單衣,什么都沒有。是軍屯看他兩個大兒子個頭高,是當兵的料,於是就收留了他們一家子。一進軍屯,他的兩個大兒子就去當兵了。然後又安排他們家還能干活的去干活掙工分。他們來得晚,沒掙下多少工分,軍屬區就建好了。分房子的時候,他們分到了一座,但因為他們工分不夠支付,就還拖欠軍屯一筆工分。軍屯允許他們慢慢還。

像他們家這種情況的人家在軍屯不少,他們隔壁的戚家也是。戚家的人口多,房子比他們李家的大,欠的工分也不老少。

現在的日子,有房子住,有糧食吃,凍不著餓不死,一家人都好好地活著,李家人很滿足了。拖欠的工分也好說,不就是種地干活嗎?他們農民還怕這個?但老李頭私心里還是想盡快還上的。

可惜他那去當兵的兩兒子資質普通,不像老戚家的四個孩子,身手是個頂個的好,前些日子戚老三還跟著蒙將軍出去執行任務了,回來聽說得了一大筆的功勛值。這筆功勛值應該足夠讓老戚家一下子就還清了欠軍屯的工分。現在戚家是無債一身輕咯。嗯,回頭他得叮嚀兩個兒子在軍隊里要努力一點才行了。

「你們戚家不欠債了吧?」老李頭問。

「還欠著。」戚老爹慢悠悠地回道。

「嗯?你家老三這回不是得了一大筆功勛值?聽說有五六十呢。」

戚老爹比了一個八的手指,「八十。」顯然對戚老三出一趟任務就得到八十的功勛值很滿意。

老李頭疑惑,這么多,應該足夠還債還能剩余一些才對啊。

「我家老四說,功勛值有大用,讓老三攢著,先不要動。因為在兌換樓里,有些比較珍惜的物品,拿工分換不到,只能用功勛值才能兌換。」

聞言,老李頭點了點頭,「這功勛值和工分值可都是好東西呀。」所以他們不勤快點怎么行?

「當然還是咱們軍屯的兌換樓好,啥都能兌換。」

「很多東西外頭都沒得賣,也就是咱們這兌換樓能兌換到。」

如果姚春暖聽到他們的對話,一定會失笑的,這才哪到哪啊。盡管她一有好東西就往兌換樓里放,就連上回大將軍他們帶回來的戰利品,都被她讓人搜刮了不少填充到兌換樓,但品種還是太少了。

「嗯,就連鹽巴,算起來都比外面便宜便宜兩三文錢呢。」

雖然兌換樓用的是工分和功勛值才能兌換到里面的東西,但老百姓們有自己朴素的計算方法,他們大概能算出來一個工分的價值。

因為她走的是大宗交易的路線,她手底下有自己的商隊,走南闖北的,每個月都能送回來不少各地的商品,有珍稀貨,有大眾貨。珍稀貨就放在二樓,需要花功勛值才能兌換,大眾貨則價格比外面略低,走的是親民路線。

「對了,我家老四說,兌換樓那邊能兌換耕牛出來使用了。」戚老頭突然想到,「只不過軍屯里的耕牛還少,兌換樓里每天只能兌換一百頭牛的使用權,而且只能用功勛值兌換,使用耕牛一天兩個功勛值。」

老李頭瞠目結舌,「這也能兌換?」瘋了。

戚老爹失笑,「這有啥啊,以後我們軍屯出征多了,俘虜多了,連奴隸都能換哩。」

他心里盤算著,他家佃了五十畝的私田,三個孫子當兵去了,阿善干不了重活,如果家里的地有了一頭耕牛干活,能省他們多少功夫呀,人也不用那么累。兩個功勛值,他家也不是沒有。

「你要習慣,以後咱們的兌換樓物品會越來越多,工分和功勛值的用處也會越來越大的。」這都是他家阿善告訴他的。

老李頭胡亂地點著頭,聽他剛才提起他家老四,不由得問道,「對了,你家老四的腿怎么樣了?」

「准備治了。」時間拖得有點久,他們也沒料到。

「能治好就好啊。治好了,再讓他上頭幾個哥哥幫忙尋摸一門活計,然後再娶個媳婦,這日子就過起來了。」老李頭越發覺得軍屯是個好地方,戚應善的腿瘸了都還能打斷了重新治,他們生病了也能去軍醫處找大夫看。不像以前,他們住得偏僻,看大夫麻煩死了,家里人生點小病都是熬過去的,有大病也不敢去,就怕去一次,家底都得掏空。在軍屯不一樣,看一次病,工分和功勛值也能抵,實在是太好了。

「這倒不用。」戚老爹罷罷手。

「怎么?」

「活計他自己尋摸到了一個,那邊也應下了,等他的腿腳一好利索就能上工了。」說到這個,戚老爹就自得地笑了笑。

「好本事!」聽到戚老四自己給自己找了個活,老李頭豎起了大拇指。老李頭沒有追問是什么活計,因為還沒確定下來,對方求穩也不會泄露的,不過看戚老爹的模樣,活計應該蠻好,戚家的幾個兒郎確實本事。

說話間,他們就到了公田集合的地方,他們找到了各自的小隊長,然後被安排了活計,就下田去了。

吳總管和於宸去了田間,查看整地的情況,看到公田里干活的人四面開花,且一溜的壯勞力,滿意地直點頭。可以說,給姚春暖這么一整,軍屬區的壯勞力都上交軍屯了,而且一個個為了拿滿十工分,干活都賣力得很,哪有以前吃大鍋飯的散漫啊?反正工分值錢,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你不想賺,有的是人想賺。

春耕來了,新兵營那邊也只訓練半日,另外半日也都得下地干活。這么多人干活,整地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他們到私田那邊一看,田地間滿是干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