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後我慫恿上司造反了 第105節(1 / 2)

這天一早,他們高層打算一早開個碰頭會。

因為他們的大動作,外面的人的目光全落在他們身上,對於朱大帥等人,下意識地被忽略了。

外人忽略了朱大帥等人,但刑長風和姚春暖等人不會。別看因為即將進行的大封賞,讓整個伊春氣氛都很燃,那也是表面的,軍隊仍在戒嚴,伊春其實是處於外松內緊的狀態。他們不會以為這幾日伊春大營那邊安安靜靜的,就以為可以就此相安無事了。

如今,最要緊的大事處理了之後,如何處理與伊春大營的關系,就提上了日程。別的不說,單一句,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雖然他們擁有軍屯,並占領了伊春主城,加起來也不過只是伊春的十之四五。朱大帥所統的伊春大營,占去了十分之二,周邊縣鎮約占十分之三左右。可周邊的縣鎮他們還沒來得及走一走呢。等料理好和伊春大營的關系之後,他們就得理一理伊春轄內的縣鎮了。

城主大人首先說道,「先給朱大帥發一張會晤的帖子吧。」

「要得。」

所有人都贊成,他們和朱大帥雙方的問題,是得坐下來好好談一談了。

至於談到最後,會是個什么結果,他們也做了一番預測。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朱大帥率其旗下軍隊歸順於他們。只不過這個結果,目前的可能性不到兩成。畢竟朱大帥所統領的兵馬在數量上並不弱於他們,怎可能向他們臣服呢?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

至於說,倒戈相向?也不至於,如果朱大帥真要打,早在確定他們要造反的時候,就攻過來了。既然那時候沒動,這會他們都已經整頓好了,再動的可能性也不大。

談判的結果嘛,多半是他們要和朱大帥就伊春這片土地劃線而治了。

劃線,怎么劃,劃到哪?這就需要他們商量了。讓多了心疼,讓少了又怕朱大帥不依,到時打起來,也是一樁麻煩事。他們目前的兵力,主要還是以防范朝廷圍剿為主。

姚春暖開口了,「其實咱們大可以強勢一點,給點甜頭他就行了,多了反而會壞事。」

「那依你之見,分給他多少合適?」城主大人拿來輿圖,問道。

所有人都聚了過去,並給姚春暖留了一個好位子。

姚春暖看著輿圖,指著三處地方說道,「朱大帥的伊春大營目前所占據的嘉蔭縣不動,再割讓烏伊嶺鎮、湯旺河鎮、新青鎮三鎮給他。然後我們和他約定井水不犯河水。」

之所以割讓以上三鎮,因為嘉蔭縣直接與狄羅接壤,烏伊嶺鎮等三鎮又與朱大帥的伊春大宮所在的嘉蔭縣比鄰,將此三鎮給他,也算是他們誠心示好了。

眾高層看著輿圖,這三鎮挺小的,便是割讓了這三鎮,總體而言,他們伊春城主府也占據了伊春十分之七的土地。

「他會肯嗎?不會操刀子和咱們干起來吧?」

姚春暖肯定地道,「他會肯的。」

因為經常交手,朱大帥的性格,早就被姚春暖摸得透透的了。奮斗了大半輩子的朱大帥到了他這個年紀,已經沒有那種敢賭敢拼的沖勁了,他萬事求穩。他不想站隊,討厭做選擇。打個比方,朱大帥就是一個想從賭桌上下來的男人,他已經贏了一點籌碼,他現在只想保有他的籌碼,他害怕輸,他不想繼續。但賭場不讓走,非要他玩,不玩還不行。現在,不用冒風險,就多分了土地,他會願意的。

「那就試試。」

如果割讓三鎮能和朱大帥達成協議也不錯,十分之七的伊春,也很大了,他們需要好好消化一番,如無意外,伊春將是他們的老巢,也是他們發展的根本,是需要他們好好經營的。

這事議完,姚春暖又提起了另一件事,「另外,城主大人,伊春的世家和商戶們派了代表來找我們,說想和我們談一談。咱們最好抽個時間來見一見他們。」

他們現在自發組織,求見他們還好,即使他們沒有這么做,等姚春暖騰出手來,也要召集他們來見一見的。

這些人,對伊春的發展還是很有用的,雖說那財富是他們自己打拼累積下來的,如果讓這些人走了,帶走了大筆的財產,那么伊春就瘦了。所以,他們城主府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地將他們留在伊春。

姚春暖笑著道,「城主大人,有些人你可以不見,但有些人,咱最好見上一見。而且要做好扔出兩個妾氏的位子的准備。」兩個位子就夠了,多了就不值錢了。

對於中小世家中小商戶而言,如果他們伊春能提供一個平穩安定的環境,並在稅收,以及政策上適應的讓利,對這些對於中小型商戶而言夠了,他們就能留下來了。但對於盤踞在伊春城的一些老世家大商戶而言,卻是不夠的。錢,他們要賺,但錢並不是他們所看重的。這些世家大商戶們有自己的訴求。而他們想留住人家,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大家都綁在同一條船上,利益休戚與共。

刑長風瞟了她一眼,無奈地搖頭,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啊。

說起這個,蒙毅等人開始紛紛打趣。

「城主大人,好事啊,升官發財娶老婆,人生三大喜啊。」

「不是老婆,只是妾!」

「一樣一樣。」

「放心吧,你們也逃不掉。」

說到納妾,就不由得讓在場的人想到霍家了,先前雙方郎有情妾有意,已經差不多走到了迎親的最後一步了。如今城主大人帶頭一反,這親事,還能作數嗎?

刑長風在接到姚春暖讓他速歸的傳訊時,他在歸來前,已經向霍老將軍表明了己志,至於雙方婚姻能否繼續,刑長風將主動權交到了霍家手上。

如今嘛,他們只能等了,等霍家做出選擇。

他們起事後,高山族快馬加鞭送來了賀儀,霍家至今不見動靜。

笑鬧了一會,散會之前,城主大人再次問起封賞之事,「封賞之事,需盡快確定下來,然後頒發落實!」

姚春暖於宸對視一眼,領命,「是!」

今天是他們起事的第三日。

第一日斬雷朋,在兩軍見證下舉事,然後占據伊春主城,接管防務。

第二日,東陽山祭天並宣讀檄文曉喻天下。

第三日,也就是今天。其實這三日,軍功核算部以及兌換樓都忙瘋了,他們這三天都在統計將士們總軍功功勛值,因這一項將作為封賞晉升的重要考慮指標。幾萬人的軍功核算,這是一項大工程,更別提,還有傷亡的將士們的撫恤等的發放,也不能拖。如今城主大人要求他們加快速度,那還有什么說的,拼命干就是了。

還有一件事讓姚春暖覺很奇怪,就是朝廷的反應,按理說,他們三方勢力前後腳起事,朝廷應該會大為震怒,然後明發聖旨,發兵來圍剿他們才對啊。即使第一天沒收到消息,第二天也該收到了吧?收到之後,召集群臣,商量一下,就可以做決定了啊。按照她的推斷,第三日,無論如何對方都應該商量出了對策了。可是,朝廷像是失了聲一樣,至今都沒發聲。

姚春暖哪里知道,太子因為來遲了半步,讓他們起事成了定局,被這結果刺激,他當時就發起高燒來了。迷糊之前,他交待屬下暫時不回京,留在此地,並且還寫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回京,讓他的人壓制攝政王,讓對方暫時別發聲。

第139章

姚春暖總覺得自己忘了什么,認真去想的時候,又想不起來。兩三次都是這樣,她索性就丟開手,不想了。